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文昌橋、香濱橋全部鋼箱梁14日完成安裝
2010-08-16 07:41: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 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6日訊 雖然整座橋梁尚未完工,但是站在李范五廣場仰望已經完成鋼箱梁安裝的文昌高架橋,依稀可見橋梁的雛形———鋼箱梁如一道彩虹高高『飄』過李范五廣場。

  該區段是全橋橋下淨空(即橋梁與地面間距)最大的地方達6.2米。與混凝土梁相比,輕便的鋼箱梁既可更好地解決橋下淨空、大跨徑、地面交通組織等問題,還可有效縮短工期。哈爾濱市目前正在建設的文昌高架橋在橫跨李范五廣場、中山路、宣化街區段,以及香濱路上跨橋橫跨中山路段均采用了鋼箱梁。

  昨天,這兩個橋的鋼箱梁全部完成安裝。隨著這『4個橫跨』的完成,冰城道橋建設水平也實現了一次完美跨越。

  鋼梁,讓大跨度橋梁『高飄』

  『全長3710米的文昌高架橋,有3個區段使用鋼箱梁』,市建委省政府區域交通疏解工程指揮郭偉告訴記者,此舉是因為鋼箱梁可以解決混凝土梁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鋼梁自身重量較輕,可以有效解決跨度大問題,增加橋下淨空以及曲線梁彎度,沒有墩柱的橋下空間不僅可以提高橋下道路交通功能,還使外觀效果更加美觀。如果使用混凝土梁,在跨中山路區段橋下淨空只能達到3.5米,這樣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上、下引橋坡度過陡、橋下淨空過小會使整個橋梁看上去像是趴在馬路上,造成壓抑感。

  墩柱『三合一』提昇道路交通功能

  據了解,在李范五廣場地下有重要的地下構築物,橋墩設計空間非常小,原有文昌高架橋設計是將橋墩設在轉盤花園中間,如果這樣,這個橋就變成了『眼鏡橋』,從任何一個方向來的車輛都可以看到這根墩柱,外觀不通透、不美觀,最重要的是影響過境交通。因此,在該區段采用鋼箱梁不僅解決大跨徑的技術問題,也從根本上提昇了交通功能。

  在文昌高架橋3個區段的鋼箱梁中,跨徑最長的達70米,在李范五廣場段鋼箱梁長度為310米,由連續3跨70米和2跨50米鋼箱梁組成,橋梁與地面間距達到6.2米。文昌高架橋建成後,跨李范五廣場和跨中山路區段沒有墩柱,可以提高通透感,並且改善地面交通。

  按照常規設計,文昌高架橋在途經宣化街廣場時,需要在街口設立三根直徑1.8米的橋墩,如此一來,整個廣場的主角將被根根柱子取代,既不美觀,也會影響地面交通。為解決橋墩過多的問題,經過組織專家多次論證和技術攻關,決定將3根墩柱優化為1根直徑4米的墩柱。在視覺美觀的同時又便於地面交通組織。

  高飄設計打造城市中心景觀路橋

  在香濱路上跨橋跨中山路段,是一段曲線梁,如果采用混凝土梁,需要制作排架現場澆築混凝土,施工期間會對交通造成較大壓力,而且建成後,由於混凝土梁自身較厚,橋下淨空小,會造成壓抑感,影響外觀,因此采用了3跨共132米的曲線鋼箱梁。

  據了解,目前,哈市城區內最長的高架橋當屬公濱路高架橋,該橋西起電塔街鐵路跨線橋東引道,跨越中山路、紅旗大街,東至南直路,全長2.76公裡。而正在建設的文昌街高架橋西起文政街,跨越李范五廣場、中山橋、宣化街,經黃河路,東至海濱街,全線高架,全長3.7公裡。文昌高架橋建成後,將是迄今為止哈市中心城區最長的大跨度立交橋,成為城區中的一條主乾道。它的建成不僅解決了交通功能,還充分考慮了其景觀功能。橋的設計從橋柱、橋堡、欄杆、燈飾等都盡顯歐陸風情,與哈市的城市藝術特色相融合,其工程質量、技術的先進性和美化程度10年內都不會落伍。在重點的3個區段,鋼箱梁的應用使文昌高架橋如一道彩虹般橫跨城市東西。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