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資料片
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周女士通過一家物流公司運輸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等28件電器到深圳,丈夫楊先生取貨到家後發現,液晶電視屏幕破損,還有一些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於是夫妻二人找物流公司理論。日前,周女士向本報反映了她的索賠經歷,希望用她切身的教訓給欲選擇物流運輸的廣大消費者提個醒。
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的一些物流公司,發現周女士的遭遇並不是個別現象。
一車家電倒手仨公司
沒金剛鑽也攬瓷器活
周女士上個月要搬家到深圳,想通過物流公司運輸家電,她想找個能夠直達深圳的物流公司。經過多方查詢,她找到了一家承諾能直達深圳的公司『黑龍江江濱物流』。物流公司上門取貨,液晶電視、冰箱等28件家電運費共2000元。當時周女士想為電視、冰箱等貨物做一萬元保價的保險,物流公司說加收保險費300元,貨到付款共2300元。
為防液晶電視損壞,周女士特意到電視機的廠家打上了原包裝。物流公司用搬家公司的車把周女士家的28件家電運到了物流公司,該公司經理讓周女士先墊付220元搬家公司的費用,在貨運單上標明保價一萬元,貨到再付2080元即可。當時,周女士要求單獨開具保險單以便交到保險公司,物流公司經理說他們負責,不用擔心。周女士還提出,在每個貨物外包裝上貼上貨運單,以便於在深圳的丈夫取貨,物流公司經理說裝車時再貼。
幾日後,深圳寶安區寶運達物流中心的啟航物流通知周女士的丈夫楊先生取貨,楊先生取貨時被告知必須先簽收再驗貨。貨拉到家,發現液晶電視屏幕已碎。
楊先生立即聯系取貨處深圳的啟航物流,對方讓他找哈爾濱的發貨方,而此時他們發現發貨方並不是當初周女士找的『黑龍江江濱物流公司』,而是『廣龍物流公司』。原來,江濱物流在哈爾濱把貨物轉給了廣龍物流,廣龍物流把貨物運到廣州,又倒給了啟航物流,啟航物流把貨物運到深圳寶安區寶運達啟航物流深圳辦事處。
周女士說,她貨物出事後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工商局了解到,江濱物流公司不具備走廣東線的資質,它是一家走省內線的物流公司,當初該公司承諾又能運深圳又能直達,明顯是一種欺騙行為。
物流公司自定規矩
什麼都是『責任自負』
楊先生認為,貨物是因為經過3個物流公司的多次倒運而損壞的,除了液晶電視顯示屏被碰碎外,他家的冰箱外表也被碰出坑、家具散架了、家具腿斷了等等。他和妻子開始找『黑龍江江濱物流』理論。周女士諮詢過工商局、消協等部門,但雙方各執一詞,沒有達成和解。
江濱物流說,僱主已經簽收了,和物流就沒有關系了。他們說,也許電視機在裝箱前就壞了,有什麼證據證明是在運輸過程中損壞的?還有,即使是運輸過程中損壞的,也要找車主,車主沒回來,就等吧。
記者看到周女士手裡的《哈市龍運江濱物流零擔貨物運單》,下方有『易碎品正常運輸破損自負』字樣。在貨運單的右側,有11條注意須知:1.貨主不押車,裝車時,車主監督、過數、驗貨、上車,履行完手續後,再發生其它事故,如途中丟失、損壞、雨淋等均由車主負責賠償。2.不參加保價,貨物丟失最多賠償200元整。3.有外包裝貨物,內部貨物破壞責任自負。4.玻璃、陶瓷、配件、燈具等易碎易損貨物破損責任自負……周女士意識到,因為她和丈夫對這份貨運單沒有仔細審閱,疏忽大意讓他們的索賠路很艱辛。那麼,江濱物流公司在貨運單上寫的這些『告示』是合法的嗎?
記者為此采訪了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物流業沒有統一的貨運單,造成很多物流公司使用非常不規范的貨運單,貨運單上會附上注意須知,基本就當成是雙方的協議了,而其中的很多條款對消費者不利。
至於貨物保險,工作人員說消費者給貨物交保險後如果發生意外所獲賠償,要根據物流公司和它所投保的保險公司之間的協議而定,保險費一般由物流公司代收。有些物流公司根本沒有參保,收保險費也是進自家腰包,沒有損失就賺了,一旦發生損失索賠會有些難度,只能看物流的信譽了。
擦亮眼甄別優劣
急需第三方保障
記者近日暗訪了哈爾濱物流業比較集中的道裡區以及道外區的幾家物流公司。
在道裡區一面街的中信物流公司,記者稱要運輸電視以及臺式電腦等貨物到廣州,該公司業務員稱電腦大概在40元左右,電視要根據大小定價,價格和電腦差不多,如果運輸的貨多價錢還可以商量。當記者問是否提供包裝時,對方說貨物要自行包裝,送到貨場即可。記者說擔心貨物的安全,如何保障、用不用交保險。對方說,交也可以,不交也行,沒有正面回答,只說以往跑這條線很少發生丟或壞的情況。
按照以上那些小物流公司的說法,運輸一臺電腦40元,與郵一份快遞的價格差不多,這麼『劃算』的價格誰不動心呢?大多數消費者正是由於利益驅使選擇了這些不規范的物流公司。
業內人士說,這樣的運輸如果不上保險,貨物丟失,獲得的賠償可能只是運價的3倍到5倍,與貨物的實際價值相比,消費者是很吃虧的。因為權責不明確,很難得到合理賠償。
黑龍江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謝岩介紹,從工商部門得到的數據顯示,省內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公司有2000餘家。他說,現在物流行業入門門檻較低,很多小型的配貨站以及以中介形式從事中間倒貨的經營點,都能夠申請成為物流公司,而不具備資質的公司超出自己能力接活,發生很多矛盾,致使物流行業投訴較多。
記者在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提出用『第三方』解決僱主和物流公司兩面都不放心的問題。目前成熟的網購得以實現,是因為在買家和賣家之間有第三方平臺——支付寶。然而,記者在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物流業沒有統一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因為物流業涉及面比較廣泛,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還需要一個過程。
針對物流業目前存在的一些頑疾,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工作人員說,每年他們都會通過做宣傳對消費者進行引導,推薦一些正規的、有規模的、有良好資質的、信譽好的物流企業,一些大型的物流企業有獨立的運輸網絡,操作程序和技術手段都比較健全和先進,相對來說比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