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重走抗聯路】牡丹江英雄故事可歌可泣 八女英烈流芳千古
2010-08-17 00:43: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八女投江』群雕已成為牡丹江市的紅色標記。 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采訪團成員參觀『八女投江』群雕。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東北網8月16日訊 (記者 印蕾) 『9·18』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強佔中國東北,中華民族面臨亡國的危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間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保衛自己的家園。牡丹江不僅是東北抗日聯軍四軍、五軍的發祥地,同時也是東北抗日聯軍二、三、六、七、八等軍的重要活動地區。在這片土地上,曾留下過無數可歌可泣英雄故事。

  15日,第四屆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抵達了牡丹江市。傍晚時分,采訪團來到了位於牡丹江畔的江濱公園,瞻仰『八女投江』紀念群雕,緬懷八女英烈。講解員向采訪團介紹說,為緬懷八女烈士的豐功偉績,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於1988年8月1日在此地修建了『八女投江』群雕。群雕長18米,寬6.9米,高8.8米。『八女投江』是牡丹江抗戰十四年歷史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已成為這座城市的紅色標記。多年來,各界參觀群眾已達幾千萬人,『八女投江』群雕已成為該市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站在碩大的群雕前,采訪團成員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當年八女視死如歸,英勇戰斗的情景又呈現在人們的面前:1938年10月下旬,東北抗聯四、五軍西征婦女團,在指導員冷雲帶領下,擔負著掩護大部隊轉移的任務,她們英勇抗擊日軍熊谷部隊的襲擊,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寧死不屈,最後毅然背著負傷的戰友,投入林口縣境內的凶猛暴烈冰冷刺骨的烏斯渾河,為國捐軀,譜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詩。冷雲、楊貴珍、安順福、胡秀芝、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和李風善八位巾幗的英雄業績也永遠為世人銘記。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