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末,付先生突然發現自家客廳屋頂開始漏水,泡了地板。他上樓一看竟發現有人正在裝修,詢問後得知這個住戶以18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個水箱房。
水箱房有房產證
記者走進大院後看到,這處水箱房的新擴建部分沿房頂的女兒牆建起,與原牆體區分明顯,新擴建部分安裝了三個窗戶,原水箱房的窗口已改裝成塑鋼窗。走上樓頂,水箱房的入口已安上了防盜門。『樓頂的女兒牆都酥了,有不少裂縫,擴建部分就建在這樣的女兒牆上面,能安全嗎?』付先生說。
記者在管理此處房產的哈市南崗區房產經營公司第四房產經營分公司了解到,被改建的水箱房於今年6月辦理了公房買賣手續,房屋面積40多平方米,房主由原來的耿某變成了一位姓馮的女士。辦事員付先生說:『巴陵街63號是2007年轉由第四房產經營分公司管轄的,1單元7樓樓上房產是否原為水箱房,我不知道,但接管時就有房產證。』
管轄單位一問三不知
對此,該房原管轄單位哈市南崗區房產經營公司第五房產經營分公司的王經理稱,他是2008年上任的,對以前的事不知情。記者詢問廢棄水箱房是否可改作他用?王經理說:『這得視具體情況。』但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改作他用,王經理說『不方便回答』。在該公司內,記者找到了工作人員孫建濱,孫建濱說:『不關我的事。』
哈市房產住宅局於志華部長表示,廢棄水箱房大多是公產,目前哈市無明文規定如何處理。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前建的樓房,因自來水管線都鋪裝在地下,自來水入戶需要打壓,居民樓樓頂建有水箱房。後來變頻式水箱直接打壓供水入戶,原有老樓的水箱房閑置。曾有報道稱,根據哈市衛生監督部門為全市地上供水設施發放合格證數量計算,哈市的廢棄水箱房數量近兩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