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年來,中學生出國留學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出國留學的年齡越來越小,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到底是利是弊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避開國內昇學就業壓力
出國留學呈低齡化趨勢
哈爾濱市蔣女士的女兒今年的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自知讀省重點高中沒有希望,蔣女士在諮詢了多家留學機構之後,最終決定在8月末將女兒送到美國讀書。蔣女士告訴記者,周圍好多朋友都將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不少孩子在適應了當地學習環境之後都考上了國外名牌大學。『在美國的中學申請美國知名大學會比國內容易,如今國內昇學就業壓力這麼大,將來在美國的大學畢業後作為「海歸」回國就業,應該比較容易吧。』蔣女士說。
面對國內逐年增加的昇學就業壓力,許多家長和蔣女士一樣,不想再讓孩子在千軍萬馬中擠中考、高考的獨木橋,他們認為出國留學是一條很值得考慮的『捷徑』,隨之而來的是眾多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學生紛紛加入到龐大的『留學大軍』中來。據統計,我國的海外留學生人數居全球留學生之首,近年來我國低齡學生留學人數逐年走高,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
哈爾濱新東方學校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年參加出國考試培訓的學生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許多孩子高一就來上SAT班,而初中生參加托福考試班的也並不少見,學校專門為即將出國留學的孩子准備的模擬全英語環境的『酷學酷玩』夏令營,雖然為期一周就需要花費幾千元的費用,但仍期期爆滿。
家長望子成龍孩子『被留學』
青春孤寂『挑戰』教育投資
記者走訪中發現,低齡學生出國留學大多不是孩子的主動選擇,而是家長們望子成龍的主觀意願所致,這些『被留學』的學生們在國外往往不適應,學習、生活,以及心理上的重重壓力困擾著他們。
家住牡丹江市17歲的婷婷在新西蘭留學已經兩年了,回憶起初到國外時的艱辛,婷婷感慨頗多。『國外的學習方式和國內有很大差別,加上語言上還存在障礙,開始的一段時間學習成績跟不上國外的進度。生活上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打理,每天都應接不暇,但這些壓力都不及精神上的孤獨感來得嚴重。』婷婷告訴記者,為了排解內心孤獨,她頻繁長時間和國內的朋友網聊、打電話。即便如此,內心的空虛和孤寂還是無法擺脫。可是在給家長打電話或寫信的時候,婷婷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懮,很少提及自己的苦楚。『父母為了我已經背負了巨額的學費負擔,不應該再增加他們精神上的懮慮了。而且,當初出國留學的時候,父母和親朋好友都備覺光彩,怎麼忍心再給他們潑冷水。』婷婷說。
在英國留學的網友『天煞孤星』道出了許多小留學生深藏於心底的一席話,他說:『很多父母一門心思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都說是為孩子好,但這種決定忽略了我們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我身邊悶悶不樂甚至生活頹廢的留學生太多了,我們最大的辛酸是精神上的孤寂,這不是靠錢可以解決的。』
據統計,近年來出現心理危機的低齡留學生逐年增多,遠離親人的孤獨導致一些留學生產生壓抑、精神失常的情況。有的孩子雖然身在國外,卻總是和中國學生在一起,和外國人根本不敢開口講話,久而久之會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加之年齡偏低,在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健全、出國准備尚不完備的情況下被送出國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專家提醒家長要冷靜權衡
建議出國前做好長遠規劃
哈爾濱一家留學機構負責人張先生表示,從多年從事留學工作的經驗來看,早送孩子出國有它的優勢,十六七歲是接受新知識比較好的年齡段,這個時期記憶力強,學東西快,有助於融入當地文化,也有利於塑造孩子獨立的性格。但也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比如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在國內的學業、英文水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主觀上是否有想要讀書進取的願望。『留學的不應是國內沒有出路的,這種想法不好。如果用母語讀書都不行,在一個陌生的語言環境中會怎麼樣,便可想而知了。孩子如果是主動地想獲取知識和人生經歷,有求知欲和進取心,都會有好的發展的。』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也提醒家長:送孩子出國留學要理智選擇、權衡利弊。有些家長還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所以『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孩子送出去,全然不顧孩子是否願意、家庭經濟能否承擔得起,這就背離了留學初衷。『家長在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這條路之前,就應當進行長遠規劃,當海歸還是定居國外,哪一個對自己的孩子更合適,自己的家庭更有優勢。此外,如果孩子高中、大學都是在國外讀的話,國內缺少朋友、缺少人脈,這對他們以後在國內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影響。這也是家長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