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 近日,在尚志市一面坡鎮棚戶區內當臺階的3塊青石,被專家確認為我國首次發現的『北滿鐵路接收記念碑』。該碑標志日本帝國主義已完全霸佔我國東北鐵路交通,將東北徹底淪為殖民地。這是哈爾濱市發現的又一侵華日軍的重大罪證。
為市文物管理站提供這一重要線索的是一面坡鎮民樂村書記姜貴祥。隨著第三次文物普查走進鄉村,姜貴祥就格外留意這座百年老鎮內的老建築、老物件。2009年11月,姜貴祥在《一面坡鎮志》上發現一段話稱,『北滿鐵路接收記念碑』曾立於該鎮鐵路道北的原中東鐵路俱樂部舊址東側,後湮沒於棚戶區內。
姜貴祥隨即想到,這塊石碑是侵華日軍在中國實施侵略的重要實物佐證,找到它意義重大。根據鎮志記載,這段話最初刊登在1987年的《尚志文史資料》上,作者是一面坡鎮中學語文老師趙徹。而趙徹老師已經去世,關於石碑的線索,只能從文中的寥寥百字內尋找。
根據作者描述,石碑曾立在『原中東鐵路俱樂部舊址』。姜貴祥到鎮上四處打聽,就連一些上了歲數的人也只知確有『俱樂部』,但說不清具體位置。大半年過去了,姜貴祥終於打聽到,尚志文化館的王曉聲對鎮內的歐式建築群頗有研究。他當即上門說明來意,王老師十分熱情,找出老照片,並帶他來到現場。遺憾的是,『俱樂部』因年久失修已然拆除,而附近也根本沒有石碑的蹤跡。
不甘心的姜貴祥走進棚戶區,逢人就打聽石碑的下落。今年8月初,有人告訴他,棚戶區北側的3戶人家門前各有一塊大青石臺階,青石平整光滑,上面依稀有文字。欣喜若狂的姜貴祥很快找到了3戶村民家,掃去其中一塊青石臺階上的浮土,『北鐵接收記念碑』幾個字赫然顯露。姜貴祥隨即向尚志文物管理所和哈市文物管理站匯報。
昨天上午,專家趕到現場。只見3塊石碑均高1.5米,寬0.4米,厚0.2米,花崗岩材質,表面有陰刻文字。其中一塊是楷書『北鐵接收記念碑』,另一塊字跡模糊,有『皇紀2595年(此為日本紀元,為公元1935年)3月2?菖?菖』字樣,第三塊石碑刻的是日文,譯為『光從東方來』。市博物館館長杜斥認為,3塊石碑大小相同,邊緣光滑完整,可能是同時鑲嵌在一個大石碑上的。因此,還應該有塊石碑上刻有碑文,但目前還沒找到。
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纔告訴記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北滿鐵路接收記念碑』,見證了日本帝國主義霸佔東北鐵路的重要階段,充分反映了帝國主義貪得無厭的侵略野心,是重大的侵華日軍罪證。目前,石碑已被尚志文物管理所收存保管,並將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物教材,適時向市民展出。本報記者楊銳攝
新聞鏈接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最大殖民侵略機構。在1906年到1945年的近四十年裡,『滿鐵』廣泛從事的侵略活動都是在霸佔中國鐵路的基礎上,以『經營鐵路』為幌子進行的。
根據史料記載,1932年2月23日,侵華日軍向中東鐵路哈綏線進犯,佔領一面坡站。1933年5月30日,偽滿交通部擅自決定將中東鐵路改稱為『北滿鐵路』。1935年2月17日,偽滿政府決定委托『滿鐵』經營即將接收的中東鐵路。1935年3月23日,蘇日經反復交涉,在哈爾濱中東鐵路公司理事會(現哈爾濱鐵路局招待所)大廳內舉行『中東鐵路移交儀式』,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接收在哈爾濱的中東鐵路管理局及包括一切所屬財產在內的整個中東鐵路,中東鐵路管理局蘇聯局長向日本局長辦理『移交手續』。至此,中國東北全部鐵路都被日本帝國主義霸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