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趙瑞 記者杜筱)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廳了解到,9月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適齡兒童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凡1995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兒童(包括外來流動兒童),不管其居住地與出生地,均需強化免疫接種一次麻疹疫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是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之一,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因麻疹病毒只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只要人群麻疹疫苗接種率達到較高水平,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即可阻斷麻疹傳播,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
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確保我國2012年實現消除麻疹目標,根據國家《2006?2012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計劃》,黑龍江省9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適齡兒童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凡1995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兒童(包括外來流動兒童),不管其居住地與出生地,無論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無麻疹疫苗接種禁忌癥的兒童,均需強化免疫接種一劑次麻疹疫苗。
9月1日?10日,進行摸底登記。9月11日?20日,進行疫苗免費接種。凡未入托、入學的散居兒童,可到居住地的衛生局指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接種門診或村接種點等預防接種單位進行疫苗接種;在校中小學生或入托兒童,可在學校或大型幼兒園內設立的臨時接種點進行疫苗接種。
專家提示,預防接種前,家長務必如實提供兒童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孩子有以下情況,不能接種麻疹疫苗:
(1)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以及抗生素過敏者(如對硫酸慶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過敏)、或曾患過敏性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阿瑟氏反應、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嚴重過敏性疾病者;
(2)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
(4)曾患或正患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腦病,未控制的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如果孩子有以下情況,暫時不能接種麻疹疫苗,可在以後條件適宜時予以補種:
(1)3個月內接種過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過麻疹疫苗或其他減毒活疫苗,需間隔1個月後補種;
(3)強化免疫期間有感冒、發熱等癥狀,待恢復健康後進行補種。
另外,兒童接種後要留在接種現場休息觀察30分鍾,確定無異常情況後再離開。如兒童有《預防接種證》,接種時請不要忘記攜帶。
附:麻疹的危害與免疫預防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有高度的傳染性。本病全年可見,但與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一樣,往往在冬春季流行,黑龍江省的發病高峰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
人類對麻疹普遍易感,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過病人呼吸、咳嗽等排出體外,懸浮於空氣中,易感者與病人接觸或進入病人曾逗留的場所、無需與病人接觸,仍可被傳染,這在人員密集的學校、商場等處尤其容易實現。
典型麻疹病例體溫在38℃以上,全身出現淡紅色斑丘疹,持續3天以上,口腔第二大臼齒上部的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稱柯氏斑。出疹前常有咳嗽、流涕、結膜炎等癥狀,眼睛水汪汪的,分泌物增多。皮疹的出現有明顯的次序,即耳後→顏面→頸部→胸部→四肢→手心腳心。退疹時皮疹顏色由深紅轉向黑褐色,留有色素沈著。近些年,由於麻疹疫苗的廣泛應用,麻疹的臨床表現發生了變化,病情減輕,病程縮短,在診斷時應注意與風疹等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鑒別。麻疹一般表現為良性經過,少數人可並發呼吸道其他細菌或病毒繼發性感染、中耳炎、急性麻疹後腦炎、心肌炎等,孕婦發生麻疹可能流產、早產或致胎兒先天畸形。
治療麻疹,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措施。我國免疫程序規定,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齡是8足月,復種為18?24月齡。近幾年,我國和我省的麻疹發病有增多趨勢,小年齡兒童、中小學生、青年和成人都有發病。發生麻疹病例後,應盡快對易感人群進行麻疹疫苗應急接種。在流行期間,不帶兒童去病家,也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對疑似麻疹病人,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