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飛行員技術不過硬或是空難誘因
2010-08-28 09:40:49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綜合《信息時報》《第一財經日報》報道42人遇難54人生還,8月24日晚間伊春機場發生的這場空難,是2004年以來中國境內又一次航空慘劇。事發後,隨著現場搜救結束,傷者妥善救治,遇難者家屬到來,空難發生的原因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空難前後的一個個疑團正等待著調查組的破解。

  1、飛行員因素誘發伊春空難?

  26日,從伊春空難現場趕回北京的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召開了由全國民航各系統相關高層參加的全國性電視電話會議。參加會議的多位人士透露,目前對空難發生的原因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從初步情況分析來看,飛行員技術不過硬,可能會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當然也不排除其他一些客觀因素。

  此次執飛發生空難飛機的機長齊全軍今年40歲,也是教練員,不過當天卻是第一次飛伊春,而哈爾濱到伊春的航線,也是河南航空在本月10日剛剛開通的。目前,齊全軍仍在伊春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一位國內航空公司的高層告訴記者,雖然伊春機場屬於復雜地形的機場,但從目前透露出的情況判斷,落地出現失誤還是比較簡單的低級錯誤,當然也不排除有短時間內的氣候的變化不符合降落氣象標准,但信息沒有及時傳遞給機組的可能。

  上海航空公司的一位機長也曾告訴記者,航空技術發展到現在,因硬件、設備上的問題而發生空難的比例已經很低了,而人為因素是現在空難發生的第一大原因,包括飛行員的素質、培訓是否到位,飛機維護人員以及空中管制人員等是否按照規章辦事等多個方面。

  2、飛機第一著陸點在哪?

  據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援的伊春消防人員講,飛機失事地點是在距飛機跑道兩公裡處,這裡已是在機場鐵絲網之外。

  很多生還者也回憶說,飛機降落時開始劇烈地顛簸,然後就起火爆炸了。很多生還者都是從飛機被撞出的裂口處逃生的。

  按照常理,飛機應該是在跑道上著陸。那麼,飛機究竟是因為在跑道上發生撞擊,然後衝出跑道滑向現在的位置,還是降落時就已經偏離了跑道?這個疑問,目前仍沒有答案。

  3、大霧天氣能否允許降落?

  伊春林都機場地處山谷交匯漫灘處,周邊環境復雜。據氣象部門介紹,24日當晚伊春有霧。

  空軍試飛專家、國際試飛員徐勇凌稱,世界民用航空組織對於低氣象條件下的機場開放有明確而嚴格的規定,機場是否開放由機場方面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從著陸的能見度情況看,事發時,能見度不足300米,在這種能見度狀況下,飛行員很難看清跑道,伊春機場並未達到機場最低安全開放標准,在這樣的低氣象條件下VD8387航班為什麼還繼續運行,需要有關部門給出解釋。

  一名叫勞拉的女飛行員引用當時的氣象條件發帖稱,當能見度下降到1600米以下,就必須進行儀表飛行。但即使儀表飛行,依舊有其最低的能見度要求。她說,『顯然,這架飛機的機長決定強行降落。』

  一位民航業內人士也在民航專業論壇上發帖稱,『大霧天氣,能見度較低,飛行員盲目蠻乾,判斷失誤,客機在距跑道前提前接地造成飛機墜毀。』對於上述說法,深航並未予以回應,只是表示要等待最終的調查結果出來。

  4、為何不用應急門充氣墊?

  徐勇凌介紹說,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事故發生後,逃生的乘客基本都是從窗戶或者其他地方鑽出來的,尚未見到從應急艙門處撤離或使用充氣墊的,這一點也需要進行調查。徐勇凌說,這種小型的飛機,應該最少有兩個應急逃生門,如果事故發生時,應急門被打開,充氣墊會自動彈出,人們就會很快逃生,就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傷亡。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