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8月29日訊 我省創新生鮮乳收購價格管理機制,在完善以往實施的生鮮乳購銷交易參考價的基礎上,實行『參考價』和『政府指導價』並行的管理方式。近兩個月來,這種新的定價機制發揮了有效的杠杆作用,我省奶業效益下滑趨勢已被遏制,奶業整體形勢明顯好轉。目前,全省奶價從低於全國平均價格10%的價位上快速上漲,漲幅達到12.1%,全省生鮮乳平均收購價已接近全國平均價。大部分奶農已開始盈利,近兩個月我省奶牛存欄比6月底增加4.3萬頭。在低谷徘徊了20個月的龍江奶業,正逐步走出困境。
據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介紹,2008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我省奶業出現了價格下跌、效益下滑的現象,甚至一度陷入危機,奶業發展形勢十分艱難。在生鮮乳交易過程中,奶農沒有自由銷售權,失去了自主定價權,導致生鮮乳價格一直比較低。又由於今年上半年全省生鮮乳平均收購價格為2.56元/公斤,而平均飼養成本為2.84元/公斤。奶農養殖奶牛虧損嚴重,從業信心受到很大挫傷。
今年7月1日,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參考價』和『政府指導價』雙軌制。此辦法意在通過市場和政府兩只手來調控生鮮乳價格。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和協會協調、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強化政府在生鮮乳購銷過程中的調節和乾預作用,維護生鮮乳市場的正常價格秩序。即當某地的生鮮乳收購價低於『參考價』時,則對該地區的生鮮乳實施政府指導價管理。目前,這種奶價『雙軌制』已在雙城、富裕和肇東三個奶業大縣進行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
政府指導價的出臺,使奶價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全省生鮮乳平均收購價已從6月的2.58元/公斤上漲到目前的2.89元/公斤,大部分奶農開始扭虧為盈。奶農因此重拾養殖奶牛的信心,現在全省各地買牛的多了,賣牛的少了。據統計,在我省奶業大縣雙城市,近兩個月有2000多名奶農向銀行申請擴大生產的貸款。目前,當地奶農籌集的發展養殖資金已達3億元。全省奶牛存欄也逐步增加。在價格的傳導作用下,我省奶業產業鏈趨向穩定,奶業整體形勢日益好轉。
有關專家評價說,生鮮乳購銷『參考價』和『政府指導價』並行,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政府指導價出臺的本質,是確定一種奶價的最低保護價,保護我省廣大奶農的利益,促進我省奶業健康有序發展,進而惠及奶業產業鏈的每一個參與者,最終將提昇奶業整體競爭優勢。
據悉,生鮮乳購銷『參考價』和『政府指導價』並行,將作為我省對奶價管理的一種長效管理機制。目前,試點已取得成功,這種管理機制很快將在全省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