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專家對墜機事故傷者全面心理治療
2010-08-31 10:09:3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雪婷 楊茉 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醫護人員像對待親人一樣照顧小患者。

  東北網8月31日訊 昨天,在哈醫大四院,伊春空難傷者韓女士正在做核磁共振時,突然叫起來。她稱躺在裡面聽著機器運轉的聲音,不禁聯想起飛機墜落那一幕。連日來,我市各救援醫院全面啟動了對災後傷者的心理疏導、心理行為乾預。這也是我市首次對突發事件中的傷者進行全面心理治療。專家認為,災後心理重建是不能忽視並需要長時間關注的問題。

  幸存者愈後也要看心理醫生

  很多幸存者可能會在事故發生一段時間後,出現恐懼、做夢、厭世等遲發性應激障礙。

  哈醫大四院張磊晶主任認為,對於心理空寂和不安,幸存者不要過於介意,不要因為自己對災難現場記憶深刻而耿耿於懷或存在太大壓力。要告訴自己,這些心理反應都是正常的,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大聲哭出來,想說就說出來。當覺得自己情緒不穩定時,最好找心理醫生及時疏導。在半年至1年內,幸存者軀體痊愈回到家中後,也應定時找心理醫生。

  周圍人應轉移幸存者注意力

  張磊晶主任說,對於幸存者,首先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親人、醫生對他們的關懷,讓他們感到不會再有危險發生。對於事故現場所發生的一切,幸存者不願意說時,不要強迫他們說。如果對飛機有恐懼,短期內也不要強迫他們做飛機,盡量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盡快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安排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此外,對待受傷的兒童,親人和學校的老師等要多陪他們聊天,緩解他們壓抑的情緒。

  家屬及救援者也需心理關注

  專家說,伊春空難發生後,對於心理援助,社會各界不應只關注空難的幸存者,除了親身經歷了此次事故的幸存者受到心理重創外,遇難者的家屬由於突然失去家人過於悲痛,而不能接受現實,情緒變得十分不穩定,甚至出現故意回避或漠視的態度。

  此外,關於空難的救援者,他們在事故現場救援時,看到了現場的慘狀,心理也會受到不小的衝擊,會因此變得抑郁,甚至對人生產生厭世情緒。所以,這兩類人群也同樣需要周圍人的關心和交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