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費停車位指示牌。

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車輛。

居民院內停滿汽車。

『高價停車』使泊位出現部分空置。
東北網9月2日訊 1日,哈爾濱市首批通過招標拍賣的曼哈頓區域506個停車泊位正式開始投入運營,並按照物價部門的批復執行新的收費標准。市民對『高價停車』的反應如何?計時收費是否能夠提高商業區泊車位的周轉率?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一面街
從『一位難求』變為近三分之一空置
10時許,記者來到道裡區一面街與友誼路交叉口,看到該街規劃出停車泊位一側的路口已設置了明顯的公共收費停車場標牌,上面印有泊位數量、位置、經營單位、監督電話等信息。收費人員統一著裝,佩戴胸卡,手持POSE機開展泊車收費及管理工作。
據該區域停車場負責人劉光坤介紹,一面街友誼路一側毗鄰海鮮批發市場及空車配貨站點,很多車輛每天都是在凌晨來此停車。停車場投入運營第一天,工作人員在凌晨4時就上崗了,但該路段近40個收費泊位已經橫向停滿了車輛。工作人員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逐車通知這裡已經變為執行新收費標准的停車場,請願意在此交費停車的人將車順向停放。有一些聽完新收費政策的駕駛員先後將車開走。記者注意到,平時『一位難求』的一面街路段竟出現了近三分之一的空置泊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駕駛員還不知道計時收費。一名司機聽說停車收費漲到1小時5元錢後說:『我幾乎天天來此上貨,這個價位我肯定接受不了。』說完將車開走。
買賣街
商家認為自家門前車位不應收費
11時許,記者來到買賣街,看到從森林街至石頭道街路段出現了平時少有的空位現象,而從石頭道街至田地街路段的買賣街則是曼哈頓商圈相對繁華的區域,停車需求相對較大。該路段兩側還是像往常一樣停滿了車輛,但並非所有車輛都是心甘情願地交費。據收費人員介紹,該路段兩側商家眾多,昨天一早就有商戶對收費停車『不買賬』,他們認為把自己車停在自家門前不應收費,且其中一些商家就是不肯交費。
據交警部門介紹,規劃泊位的路段均為公共資源,不應當作私人『地盤』使用,而對於泊車位附近的單位、商戶或居民有長期停車需求的,應由企業自行掌握或協商相關優惠政策等事宜。
該泊車管理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在對所有泊車位周邊商戶等進行調查後,公司將推出一些優惠措施。
地段街
司機將車停在小區內或公交站臺
11時20分許,記者來到實行『高價收費』的第三處停車場———地段街沿線,發現也有部分泊車位空置,而附近的人行道上、居民院內,甚至是公交站臺等處停放的車輛卻比往日有所增加。記者在一處公交站臺附近采訪了一位駕駛員,該人表示知道停車漲價,所以就找個不收費的地方停車。不過也有對『高價停車』反應平淡的,黑AEF422號奧迪車駕駛員就表示,在商業區高價收費能夠接受,且國內一些大城市早就實行了。據悉,交警部門將大力整頓停車場周邊的違法停車行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淨化哈市靜態交通環境。
據泊車管理公司負責人黃偉介紹,他們在三個路段共派出了50-60名工作人員。據粗略統計,截至昨天16時,曼哈頓區域三個路段的停車場共有506個泊位,平均每個泊位收費21元,營業額為10626元;每個泊位停車平均為5小時,泊位利用率小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