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齊齊哈爾市著重規劃中心村,開展新民居建設,大批泥草房被亮堂堂的農民公寓、新式節能房所替代,農民生活水平登上新臺階。
這個市提出『撤並自然屯、建設中心村、發展小城鎮』的發展思路,把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公共資源逐步集中整合,新民居建設已從單純的農房改造轉變為區域整體推進的社會工程。
齊齊哈爾市每年泥草房改造都在4萬戶以上,他們堅持向城鄉結合部、中心鄉鎮、中心村靠攏的原則。向城鄉結合部靠攏,充分發揮城市公益基礎設施的輻射功能,帶動周邊村屯率先建成新農村,據統計,全市7區11個鄉鎮107個村中,農民住房磚瓦化率90%以上的村達到75個,佔70.1%;結合小城鎮建設,引導農民群眾向中心鄉鎮集中,目前全市至少有15個村在當地鄉鎮建成農民公寓樓,安置農戶超過1萬人。向中心村靠攏,對納入規劃的中心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
農民公寓樓、莊園別墅,城市化磚混結構新居和泥草房改造,已成為齊齊哈爾市新民居建設的主要模式。依安縣豐林村、拜泉縣整潔村,原本都是住房條件較差的村屯,通過整合資源,采取土地置換等方式,動員大多數農戶建成了公寓樓。甘南縣興十四村等一些沿城沿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由鄉村統一規劃,農民自己興建的別墅樓房,既可以自住,也可以搞旅游等經營開發。目前,全市有7個村建設莊園式別墅350多棟,鐵鋒區查罕諾村、克東縣光明村等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統一標准建造的新民居,大部分達到了城市『三有』標准(即配備上下水、衛生間、太陽能)。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