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三溝一河』治理後臭水溝將變身為城市綠色生態廊道
2010-09-03 09:29:4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翹楚 王媛 徐光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內河綜合整治效果圖

何家溝綜合整治效果圖

何家溝群力污水處理廠效果圖

  東北網9月3日訊 在『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指揮部工程部部長郭立傑的記憶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雨水衝刷而成的馬家溝是一條清渠,當時的溝裡可以釣到魚,還能抓到很多泥鰍。然而,隨著兩岸住戶和排污企業的逐年增多,每天約40多萬噸污水向河內排放。到了上世紀80年代,馬家溝徹底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垃圾河』。

  與馬家溝一樣,同是城市內河的何家溝、信義溝及阿什河,歷屆政府都曾經實施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終因工程量大、資金投入多、地方財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如願以償地達到理想目標。

  今年,『三溝一河』綜合治理被納入全市『中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8月24日,我市成立『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指揮部,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林鐸任總指揮,全面啟動『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此次綜合治理的規劃目標是:讓『三溝一河』三年後化蛹成蝶,由臭水溝變身為城市綠色生態廊道。

  『中興』命題下的標本兼治

  用郭立傑的話說,對於內河的治理,哈爾濱人『醒得早、起得晚』。但是,歷屆政府的努力,為日後的治理做了重要的鋪墊。

  今年『三溝一河』綜合治理被納入全市『中興』發展戰略。8月24日,市『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指揮部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市城管局、市水務局、市建委、市環保局、市規劃局推出『三溝一河』治理方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指揮部總指揮林鐸在會上強調,『「三溝一河」治理工作是一項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出發點是維護民利、排解民懮、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必須調動全市上下各方面力量,強化組織保障,迅速形成工作合力。』這一切,向全市人民發出了這樣一個信號:政府有決心、有信心打好『三溝一河』綜合治理的戰役。

  接下來的行動也給市民帶來了信心。在不到一周時間裡,沿線十幾萬噸垃圾被清走四分之一,沿岸各區為達到有效治理紛紛多措並施:率先啟動馬家溝三合屯至朝陽屯段征地拆遷的香坊區,針對『三溝一河』沿線平房、棚戶區居民較多,現有垃圾站點、公廁數量偏少且布局不合理等問題,決定在沿線設置垃圾容器,並新建10座水衝式公廁;道裡區將在何家溝沿線設置120個果皮箱,6個鉤臂式垃圾箱,同時設置垃圾轉運站和公廁。

  而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治理方案則著眼於突擊治理與長效管理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9月10日前清除『三溝一河』沿線垃圾,對沿線按二類街路標准管理,建立衛生環境長效管理機制;9月份開始,全面啟動『三溝』污水截流工程,年底前將完成『三溝』管線單岸敷設,實現污水封閉收集,消除污水明溝排放造成的污染;年底前,『三溝一河』沿線的涉水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率將達到100%,直排河溝的污水全部達到國家規定標准。

  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精品工程

  面對一輪輪的整治,再追溯歷史上由『污』變『清』、再由『清』致『污』的反復,百姓不能不心生疑問:『三溝一河』之病究竟能否根治?此次綜合治理後能變成什麼樣?

  『要高標准規劃設計、高水平施工建設,全力打造讓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這是市『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代市長林鐸提出的明確要求。據了解,按照這一指示,規劃部門將通過規劃設計,構築起污水治理與景觀建設相結合、水系建設與完善功能相結合、近期與遠期相結合的整體規劃設計體系,為『三溝一河』綜合治理提供規劃依據。通過實施污水截流和治理、河道清障、引清水入溝、綠化及兩岸綜合開發改造等工程,把『三溝一河』建設成集生態防護、休閑綠地、旅游景區、文化展示、自然生態環境恢復功能於一體的綠化景觀生態廊道,形成親水、近綠、怡人的生態環境新格局。

  專家稱,內河綜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染治理、河道整治、生態景觀恢復等內容,其中生態景觀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對於『三溝』的治理,將根據不同地段區域功能和文化特點,進行生態恢復、貫通沿河游覽道路,同時通過生態水岸的適當延展、變化,構建灣、灘、溪、湖、島等多種河流景觀節點和濕地,打造內河濱水獨特的景觀體系。


 

  『碧水環城』景觀將現冰城

  挖掘『三溝一河』豐富的水資源,做足『水』文章,是此次綜合治理的重頭戲。按照生態水系規劃,三年之後,原來的污水溝將變為碧水環城。

  【何家溝】 將在全流域形成蜿蜒曲折、自然流暢、寬窄適宜的生態濱水環境,成為水清、岸綠的『都市綠肺』和城區濱水景觀廊道。

  【信義溝】 原有平直的排污河道將改造成為有一定收放、曲折自然的水系,將多種景觀節點有機結合起來,使信義溝內河水系水體更為豐富自然。

  【馬家溝】 二期流域基本在城郊段,將以自然形態河道為主,與城區段景觀相貫通融合,形成穩定完善的馬家溝內河生態系統。按照恢復『三溝』生態、打造濱水景觀長廊目標,以喬灌結合、花草相配,進行綠化景觀建設。

  【阿什河】 未來的阿什河將在不同區段呈現不同的濱水景觀特色:西泉眼水庫至阿城區上游,打造河流生態廊道,形成魚塘、大棚、采摘園的觀光旅游區;阿城區段,形成金源文化濱水景觀;出阿城區至入哈爾濱市區段,形成富有鄉土氣息、蜿蜒曲折的家鄉河流;哈爾濱市區段形成多樣性的河流形態,河灘公園和濕地公園為主。同時依勢沿阿什河布局旅游、生態農業、房地產等三大產業。河道兩側濱水空間建成具有中西合璧式風格、中國古典風格的園林風光小鎮、東北亞經濟發展論壇活動場所及國際觀光旅館、酒吧、會議中心。

  『三年,就是三年時間,「三溝一河」將由昔日臭水溝變成城市的綠色生態景觀廊道,與松花江一起成為哈爾濱城市的亮麗風景。』郭立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語氣中充滿自信。

  2010年『三溝一河』綜合治理工作任務時限表

  工作任務

  集中清理信義溝和馬家溝沿線積存的各類垃圾

  集中清理阿什河和何家溝沿線積存的各類垃圾

  實施拆違、清障工作

  進行清河灣小區內施工暫設拆移和殘土外運

  馬家溝郊區段污水截流管線工程建設

  何家溝污水截流管線工程建設

  信義溝污水截流管線工程建設

  阿什河污水截流管線工程建設

  排污企業治理

  深化完善治理規劃體系

  完成標准

  清理後的『三溝一河』達到『兩平五無』標准。即:護坡平整,堤岸平整;水面無漂浮垃圾,護坡無垃圾雜物,堤岸無人畜糞便、垃圾雜物,綠地無垃圾雜物,沿岸樹木無吊掛雜物。在清理、運輸、消納過程中不發生二次污染

  按照確定的時限、標准完成拆違、清障工作,妥善解決拆違、清障中的各種矛盾

  按規定時限完成

  完成三合屯至朝陽屯段等4段、16公裡污水截流管線單岸敷設,實現污水封閉收集

  何家溝治理工程主要完成建安二道街入口處等25段、26公裡截流管線單岸敷設,實現污水封閉收集

  信義溝治理工程重點完成上游河段等3段、7公裡的污水截流管線單岸敷設,實現污水封閉收集

  完成化工泵站到規劃龍鳳路段等12段、5.7公裡截流管線敷設及化工泵站等3個泵站建設,沿河形成單岸單管(渠)污水截流收集系統,實現污水封閉收集目標

  沿線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率達到100%,排污達到國家相關標准

  完善綜合治理規劃體系,深化『三溝一河』治理規劃


 

  完成時限

  9月10日

  9月10日

  9月5日

  9月5日

  11月30日

  11月30日

  12月20日

  12月31日

  12月20日

  11月30日

  牽頭部門

  市城管局

  市城管局

  市行政執法局

  水務局

  市城投公司

  市建委

  市建委

  市建委

  市水務局

  市環保局

  市規劃局

  『三溝一河』治污史

  馬家溝 上世紀60年代,政府部門曾組織編制名為『馬家溝河暢想曲』的馬家溝改造規劃,提出從萬家灌區提松花江水引入馬家溝;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國家計委投資1760萬元建設了『躍進橋攔河壩』及太平區下游污水截流渠;上世紀80年代,我市對兒童公園南岸實施污水截流;上世紀90年代初,新發小區建設指揮部結合新發小區的建設和『落馬湖』改造,建成了大成橋至宣化橋段的『新發小區試驗段』。但是,馬家溝河的4次局部整治,終因缺乏總體規劃,沒有達到根治效果。

  1996年,馬家溝綜合整治工程納入城市重點工程建設計劃。有關部門采用上游興建水庫蓄水、下游設堰將松花江水倒提等方式治理。通過拆遷沿岸私建濫建、危房棚戶區和工業廢污水排放嚴重企業,改變了馬家溝部分地段環境髒、亂、差的狀況,同時對沿河兩岸進行綠化植樹和公園建設。歷時近10年,投入資金近9億元,馬家溝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結束。但由於水源補給問題,河水卻很少見清。

  何家溝 2000年我市啟動何家溝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前期工作,2006年啟動試驗段工程建設。現已完成上游平房區段及下游道裡區段10公裡污水截流管線及方渠施工,實施了埃德蒙頓路至顧鄉大街試驗段的綜合整治工程。但因建設資金的掣肘,何家溝治污改造工程進展遲緩。

  信義溝 2005年,我市開始籌備信義溝綜合整治工程。

  阿什河 為整治阿什河環境,近兩年,我市重點在其上游進行了畜禽養殖業強化管理、退耕還林還草、整治兩岸無序采沙、治理水土流失、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等工作;在下游進行了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整治棚戶區直排生活污水、清理兩岸垃圾、治理排污企業等工程。但這些對阿什河污染遠未起到根治作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