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8日訊 幾年前,薩大路建材市場拆遷改造,集體遷到萬峰路。政府為了讓這些拆遷戶能夠繼續經營,特批了一塊地建設安置房。
然而,這個安置房卻成了拆遷戶的心病,本來承諾當年完工的『百日工程』,到現在,拆遷戶們也沒有入住。
近日,開發商又一次承諾,還給承諾加了個期限:『9月中旬』。
百日工程還沒著落
近日,這些拆遷戶向本報反映了他們的遭遇。
一位拆遷戶說:『4年前,城市進行整體規劃,薩大路建材市場各家建材商的大院均被列入拆遷范圍。我們原來都是在薩大路建材市場做建材生意的,政府決定將我們集體搬遷到萬峰路繼續經營建材生意。』
他們說,政府給拆遷戶批了地,這些拆遷戶自籌資金近兩億元,在萬峰路建設安置房。
拆遷戶稱,當年拆遷的時候,開發商曾經給過這樣一個安置承諾:『新建的萬峰大市場是百日工程』。可是,現在,拆遷戶已經等了4年,還沒住進安置房。
保證書『過期』近兩年
這些拆遷戶反映,他們籌集的資金由於沒有統一管理,一部分交給了拆遷戶集體選出的代表、萬峰大市場工程指揮部的陸士傑,另外一部分則交給了施工隊。
既然『不差錢』,這些拆遷戶為何4年還沒有入住安置房呢?
有的拆遷戶說:『那是因為安置工程變成了商品房,現在都開始向外賣了。房子都賣了,還哪有我們的?』
拆遷戶給記者出示了一份陸士傑寫的保證書:『萬峰大市場工程指揮部,在2008年12月20日前,保證把安置房分配到業戶手中。承諾人,陸士傑,2008年11月26日。』
如今,這個保證書都『兩歲』了,承諾還沒有變成現實。
沒能分房是因排水?
近日,記者在萬峰大市場看到有29棟新建的樓房。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來到工程指揮部。
陸士傑說:『這個樓是大伙自籌資金建的,但大伙並沒有參與建設,是我負責建起來的。』
指揮部的會計稱:『拆遷戶們沒有將安置費統一交到指揮部,造成經費困難,導致遲遲不能建房。』
這位會計說:『大家(拆遷戶)什麼時候交錢,我們什麼時候就去(建)。不給施工隊撥款,就是停工。時間長了,就造成了工期的拖延。』
該會計指著賬本說:『你看看,有很多錢都交給了施工隊。交給施工隊,就造成了指揮部資金外流。由於施工隊在別處還有開發項目,這個資金就可能流到別處去了。』
萬峰大市場已經有29棟新樓拔地而起,為什麼不分給拆遷戶呢?
對此,陸士傑解釋說:『是由於萬峰大市場沒有排水,纔沒有給拆遷戶們分房子。希望拆遷戶們再等一等,9月中旬,肯定讓大家都入住。』
針對拆遷戶質疑部分房子變賣一事,陸士傑稱資金周轉不開,是經相關部門同意纔賣的。但陸士傑並沒有向拆遷戶出示相關售樓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