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挨一個全是小腦袋。
車內已擠不下了,還在塞。
校門口的送子車排起長隊。
東北網9月8日訊 6日,記者接到讀者舉報,在哈市巴彥興隆鎮得權小門前的送子車,超員現象非常普遍。下午記者趕到興隆鎮,經走訪發現,在得權小學門前的送子車幾乎車車超員,其中一輛五菱之光面包車竟然塞進了20學生。
據知情人向記者介紹,之前得權小學門前一直有送子車,但並不太多。隨著四周鄉鎮學校的撤並,加之周圍一些鄉鎮小學沒有英語老師,令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將孩子送到位於興隆鎮內,教學質量也比較好的得權小學就讀。現在得權小學有近兩千名學生,其中一半左右都是外鄉鎮的學生。今年開始,每到上下學的時候,學校門前的送子車都會擠得水泄不通,沒有一輛不超員的。一般一名學生每個月的送子車費用在200元左右,而一輛微型面包最保守按拉載10個孩子計算,一個月就是兩千元。這也不過是一早一晚送送孩子,白天還什麼活也不耽誤,而多裝一個孩子就多賺200元,由此導致學校門前的送子車越來越多,超員非常普遍。
15時15分,記者來到了得權小學門前,雖然還沒有到放學時間,但學校門前的馬路上已被小到松花江微型大到宇通客車等各式車輛佔滿,一些沒有在校門前搶到位置的車只好停到離學校大門30多米遠的路口。記者粗略數了一下,30多米長的馬路上停著大大小小20多輛車。15時30分,穿著校服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過操場,停在了學校大門前,這時剛纔還在車內抽煙聊天的送子車司機們開始蜂擁過去。與家長一人領一個孩子不同,這些司機每個人都領著四五名學生走到各自送子車前,並在學生上車之後又重新返回校門前接人。只過了不到10分鍾,在學校拐角處的一輛松花江微型面包車已裝了8名學生,僅後排座就擠下了5個孩子,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還繼續將剛領回來的孩子往後排座安排。而緊挨著該微型車的一輛五菱之光面包車中也坐滿了學生,但是司機仍在將5個孩子往車裡塞。
停在校門口一輛標有『興隆-新發』字樣,牌照號為黑L438XX的客車,由於空間大,相比面包車裝的學生要多幾倍。期間不斷有放學後的學生上了這輛客車,並很快坐滿。記者觀察到,客車過道裡都擠滿了孩子,從外面看,客車內黑乎乎一片,滿是孩子的身影。這時記者聽到乘務員與駕駛員對話,『剛數完,45個,夠了』,不一會該車就開走了。同樣在學校附近,一輛車牌號為黑L443XX的五菱之光面包車(七座)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該車前排一個座位上就擠坐了兩名學生,而在車內連站位都沒有的情況下,司機還不斷到學校門口接放學的孩子。記者詢問駕駛員共裝了多少名學生,司機回答20名。
面對超員孩子一臉茫然。
超員送子車准備開走。
隨著學生陸續走出校門,門前的家長也越來越少,而這些已裝滿學生的送子車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在校門前停著的一輛黃色宇通客車,前風擋的牌子上寫著『榮光、興隆、萬寶』,四五名小學生從校門口徑直走向客車,上車後和車上的幾名學生打鬧在一起。在街道拐角處,兩輛微型面包送子車已坐滿了學生,一名司機在另一名司機問其為何還不走時回答:『這纔12個,還差兩個大的呢。』
正在等待接孩子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學校是按年級由低到高的順序放學,最先出來的是一年級學生,最後是六年級。說起門前的送子車李先生認為,有了這些車方便家長也方便孩子上下學,但現在這些送子車都是把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本不顧安全,基本都超員,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校門前這麼多車隨意、無序停放,即使是家在本地的學生上下學也不安全。
這時一名約三十五六歲的男子領著幾個孩子向一輛微型面包車走去,在記者拿出相機准備拍攝時,該男子突然警惕地看過來,並急忙停下腳步詢問記者是做什麼的,當記者回答是拍資料片男子纔略有放松,但還是不停地打量著記者。在與這名男子交談後記者得知,該車一共拉載11名學生,每人每月收170元。記者看到,只一會此車上就坐了10名學生,當記者再次拿起相機向車內拍照時,該男子想將車開走。就在此時,剛剛從學校走出的5名學生正准備上車,但男子看到學生後不僅沒有停車,反而徑直將車開走了。這時其中一名沒有上去車的小學生抱怨道:『這死家伙,開哪去啊,今天怎麼不讓我們上車了啊!』據該同學介紹,這輛車每天都裝有21名學生,其中有高年級的也有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與此同時,所有停在學校門口和路邊的送子車仿佛全都得到了什麼消息,紛紛將車開離學校門前。一輛裝有近20名學生的微型面包車從記者身邊駛過,記者拿起相機欲拍照,被該車駕駛員阻攔。
當記者准備進入得權小學校進行采訪時,遭到了校長的拒絕。隨後記者來到巴彥交警大隊興隆鎮中隊,針對此事該中隊王隊長表示,興隆鎮包括鎮內和鄉下一共有13所小學和13所幼兒園,其中小學有4100人。而中隊只有民警10人,雖然警力有限,但每周都會對這些學校門前的送子車進行兩次不定時抽查,6日當天就剛從鄉下的小學臨時抽查回來。在剛纔開會時,又布置了7日要對鎮內四所學校進行抽查的任務。王隊長告訴記者,這些送子車司機非常狡猾,只要看到交警就『遵章營運』,可你前腳剛走他回過頭就繼續超員。加之相關審批和管理權限並不在交警部門,所以中隊只能對行駛在路上超員的車輛進行處罰,並加大在上下學高峰時對車輛巡查的力度,而要想徹底根除送子車超員現象,還得多個職能部門齊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