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記者 李博)雙鴨山寶清縣尖子山鄉北崗村和七星河鄉七星河村是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35個重點示范村中的兩個,北崗村人均耕地多,靠近農場,七星河村靠近國家級濕地七星河濕地,人口4320人,是寶清縣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村,兩種村型,如何建設,近日東北網『示范村建設書記網上談』專題節目走進寶清專訪寶清縣縣委書記張野。
從實際出發,根據基礎條件,經濟現狀,進行定位,張野表示,高標准高起點,寶清按照30年不落後50年不後悔的標准進行規劃,力爭用5年時間,即到2012年把北崗村打造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新農村建設樣板村,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北崗村周邊四個村屯撤並工作,把北崗村打造成各業協調發展、社會功能齊全、輻射作用突出的,居民達2000人的現代化小城鎮;七星河村是去往國家級濕地七星河濕地的必經之路,作為展示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七星河村堅持三步走,加強濕地保護建設,開發濕地觀光旅游,建設秀美田園開發田園生態旅游,發展旅游服務業,形成旅游產品+旅游服務一條龍旅游產業鏈條,打造成為『秀美田園魅力村』。
領導班子,發展規劃,產業支橕,軟硬件提昇,張野把這四項內容作為寶清縣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點,北崗村土地多,人口少,通過大型機械集約經營的生產模式,2009年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擁有4320人龐大村型的七星河村通過發展經濟特色甜菜產業,依托國家級濕地做好旅游配套服務區,人均收入9700元,通過泥草房改造,公路建設,村屯綠化、亮化,有線電視村村通,清潔能源,供水排水,學校,衛生室,圖書室,休閑廣場等建設,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感受新農村帶來的變化,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這是縣委縣政府在做的,也是必須做的,張野表示。
農村這麼多年積累的矛盾很多,差距也很大,投入太少,欠賬太多,張野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解決三農問題,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實現小康化,這個目標不能動搖,標准也不能降低,張野表示,縣委縣政府要抓好督辦工作,把政策落實到位,不斷學習現代農業發展先進經驗,加大投入管理,加大領導力度,寶清縣145個村其實都在搞新農村建設,通過分類,按照『先進村加快發展,後進村加快轉化,中心村加快跟進』的辦法,發揮北崗和七星示范村的引領作用,把新農村建設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