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記者 李博)『天下第一大隊』,這是前進農場第十六管理區引以為豪的美譽,早在1981年建隊初期土地就達16萬畝,人均佔有土地面積高達166畝,土地面積大,積聚潛能大,有利於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規模化種植,大機械聯合經營作業,老百姓增值空間大,產糧多,貢獻大,目前,十六管理區擁有機械955臺,平均畝產1200斤,人均純收入1.8萬元,以致力於大產業、大集團、大規模、大文章、大發展、大效益和大貢獻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作為全國產糧大場,前進農場在新農村建設上模式是怎樣的,如何做好大農業的『排頭兵』,近日『示范村建設書記網上談』專題節目走進前進農場,專訪前進農場黨委書記王偉。
對於現代大農業的理解,王偉認為,建設現代化大農業,就是要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支橕,著眼於現代裝備能力、綜合生產能力的全面提高,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前進農場在建設現代大農業上,主要采取四項措施,一是做強現代種植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高土地生產率,提昇科技支橕能力,加大現代農機裝備能力;二是做強綠色健康養殖業。依托場內豐富的草原資源,大力發展以安全、優質、高效、無公害、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綠色健康養殖業,促進養殖方式由分散粗放型向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轉變;三是做強生態經濟型林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培育和改善林業生態環境,用兩年時間實現『綠滿前進』工程,同時加大經營苗木、花卉生產基地的建設,將苗木基地由200畝擴大到600畝;四是做強新型服務業。以服務現代化大農業為目標,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依托120萬噸中儲庫、42家米業,整合墾區內外糧食儲運資源,完善以農資大市場為軸心的物流交易系統建設,構建現代糧食物流體系;拓展北大荒糧食銀行業務范圍,逐步實現對墾區全覆蓋。
『抓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職工群眾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王偉表示,前進農場始終堅持『規劃城鎮、建設城鎮、經營城鎮、管理城鎮、發展城鎮』的理念;始終堅持『一水二路三建築四是常年抓植樹五是建管並重』的工作順序;把握『先地下、後地上,先基礎、後建築;先公益、後一般;先場直,後管理區』的原則;打造『生態型、園林式、現代化農墾新城』的發展目標。
在工作中前進農場注重改造老區與建設新區相結合、農場改造與社會力量改造相結合、城鎮發展與產業支橕相結合、提昇群眾居住質量與提昇群眾幸福指數相結合、構建大農業核心功能區與黨建模范區建設相結合,王偉說,做好五結合,突出加快城市化進程這條主線,著力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城鄉社會事業發展一體化,力促農村居民身份向居民身份轉變,把前進農場打造成為『規劃一體、產業互動、要素融合、服務共享』的宜居、宜工、宜商、宜游』的墾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