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最強停車方式 哈爾濱車主各想奇招停車(組圖)
2010-09-10 10:19:3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珣 趙虹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0日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哈市機動車數量已接近70萬輛,其中半數為私家車。目前,許多私家車車主都面對著一個共同的棘手問題——買得起車,但停不起車。目前哈市最便宜的停車場收費價格為4元/小時,而一個車庫或者一個地下車位的價格就高達二三十萬元。如何給自己的愛車找一個安全停靠的地方,私家車車主們各顯其能,想出了花樣繁多的停車方式。

   小區內天天上演現實版搶車位

  家住錦繡理想家園小區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小區裡幾乎家家有車,而且有的一家還有幾輛車,盡管小區有地下停車場,但車位的費用太高,都能再買臺車了,所以大家都想法把車停在地上。這一到晚上下班時間,你就看吧,小區裡只要有個空肯定就有車停在那。我每天回來就把車停在小區的停車場出口附近的空地上,有的時候下班回來晚點,車連小區都進不去,只能在大道上找個地方停,一晚上都提心吊膽的。』私家車的數量逐漸增多,可各小區內的空間有限,導致現在許多小區都變成了大停車場,居民平日休閑娛樂的空間,都被私家車佔了。在哈藥路192號居民小區內,記者看到小區僅有的一片空地上就停了三十幾輛車,一點休閑娛樂的地方都沒有。居民王女士很無奈,『樓下全是車,我們現在也只能在自家陽臺上曬曬太陽,想下樓坐會都沒地方。』文明街副32號居民小區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我們這都算不上什麼小區,就那麼點地方,晚上都被車佔了,你說不讓停吧,都是自家樓區的,也沒有別的地方停啊。』

  家住哈藥路上的一位私家車車主對記者說:『我們也是沒辦法,也不想停在小區裡佔地方,可是不停小區裡停哪啊,你說買個車庫或者車位又太貴了,就我這比亞迪車纔多少錢啊,一個車位夠買我好幾臺車的了!再說了,現在就算是有錢的,車位都不好買啊,車太多,車位太少。』

  7日傍晚,記者來到宣慶小區,看到小區內停了許多車,幾乎沒有空地方。有位車主倒是給自己的愛車找了一個絕妙車位,把車停在了兩個花壇中間,而且這兩個花壇中間的空隙恰好能容納這輛車。小區居民告訴記者,『這輛車總停在這,因為地勢高,別的車還上不去,只有它能上去。』還有一輛車停在小區的鐵門與一堆貨品中間,此車的停車技術非常高,離兩側的距離都不到30厘米。像這樣有空就停車的現象,該小區還有很多。

  記者來到哈藥路59號居民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小區裡的車停得很亂,哪都停,為了防止隨便停車,小區的出入口處已經用鐵欄杆釘上了,可那些車就把車停在出入口的欄杆外,只要有空夠停車的,肯定都給你停上。』記者在新陽路上看到,一輛車停在了用路障圍起的一個空間內,而此空間正好是一個車位的大小,在附近工作的王先生說,『這裡圈上是因為前方有施工,現在這些司機真能找地方,把這裡都能當車位用。』

  小區附近隨意停人行道上人讓車

  記者在文府街28號居民小區看到,許多私家車停在小區院內,使原本不大的院落顯得更加擁擠,而即使居民院內貼滿了居民自己設立的標語『請勿堵道停車』,但仍有很多車輛停在了單元門前或是人行道上,使得居民進出單元門都得繞行,很不方便。

  哈藥路59號居民小區內,有的車輛一半車身停在人行道上,另一半車身停在小區內的馬路上,居民張先生開玩笑地說:『原先是車給人讓路,現在是人給車讓路,可這路讓的令居民都無路可走了。』在經緯二道街17號居民小區內也有類似情況,為了插個空停車,一位車主將車停在了大門和人行道之間。

  隨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私家車由於沒有車位,無處停放,就選擇將車停在小區附近的街路兩旁,導致許多雙向通行的街路變成了只能單向行車,造成了嚴重交通擁堵。在建河街、建河頭道街、建河二道街、建國南二道街等街路上此情況非常嚴重。還有些車停在了人行步道板上,許多行人無奈只好給車讓路,自己到大馬路上走。

  記者在經緯二道街一居民小區內看到,小區的角落裡有一處用鐵皮搭建的簡易車庫,車庫的門鎖著,上寫『庫前禁止停車』。記者並沒有見到車庫主人,但據周圍居民說,『這個車庫都好幾年了,原來一直都有車往裡存,特別是冬天的時候。雖說不是正規車庫,而且非常簡陋,但也比停在外邊風吹日曬好啊!』

  在道裡區顧鄉大街一處居民院內,記者發現了一戶居民私自搭建的車庫,該車庫顯然已頗具規模,庫兩旁已蓋起了磚房,似乎還住著人。車庫的大門緊閉,上面寫著『閑人免進』。據一位居民介紹,附近幾棟居民樓格局相似,但樓下都沒有這樣的車庫。只有這個院內有車庫,都是住戶私自搭建的。

  車庫空間做文章向上抬完向下挖

  在很多人仍為沒有車位、車庫煩惱的時候,那些有了車庫的人也有煩惱——買了第二臺車照樣沒地方停,而且車庫並不能為自己創造效益,因為車庫內僅容得下一臺車。於是便有人打起了車庫空間的主意。在南崗區保健路健康家園一處車庫內,記者看到,庫主在庫內安裝了一個舉昇機裝置,第一輛車開進去以後,開動舉昇機將車昇高,然後再開進第二輛車。這樣,一個車庫就能停下兩輛車了。該車庫的庫主向記者介紹:『哈爾濱冬天的時候車不能放在外面,而安裝了這樣的裝置可以多放一輛車,到了冬天時就將車位租出去。但這個裝置也有弊端,一是要想取出上層的車輛得先開走下面的車,二是車庫的舉架一定要高,起碼在3.2米以上。』

  既然受到了車庫舉架的限制,那麼很多車庫就不能改裝成這樣的立體車庫,但是既然可以向上發展,自然也可以向下發展。記者在松北區保利水韻長灘一處住宅車庫看到,該車庫的地坑式停車位,原理和舉昇式的一樣。據該立體車庫安裝人員介紹:地坑式車庫對地面車庫要求並不太高,但要看停放車輛的種類,一般如果停放轎車,向地下挖1.6米左右就可以。但如果是SUV的話,要挖至兩米。不過,這種車庫一般都針對別墅車庫安裝,主要為了存放家裡的第二臺車。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2010年冬天來了 生活在北方的你准備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