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冷連波做客東北網解讀支持『境外園區』發展服務措施。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冷連波解讀支持『境外園區』發展服務措施。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9月10日訊(記者 印蕾)8月19日,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發布支持對俄『境外園區』建設和發展的10項服務措施,以促進對俄『境外園區』加快發展。近日,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冷連波做客東北網,對上述服務措施涉及的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10條措施支持程度高 服務力度大 針對性強覆蓋面廣
冷連波介紹說,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調查統計,目前黑龍江省從事對俄『境外園區』及項目建設的企業大約有34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與黑龍江省相毗鄰的幾個州,主要涉及礦產資源、能源、農業、林業、輕工、機電、建築與房地產開發等行業。總體上說,我省『境外園區』的建設還處於成長階段,要進一步加快和擴大『境外園區』的建設與發展,還需要在堅持市場化運作和互惠互利的原則下,通過政府、企業和多方共同努力,合力推動來實現。
根據實際情況,檢驗檢疫部門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支持『境外園區』企業的10項措施。這10條服務措施的特點是支持程度高、服務力度大、針對性強、覆蓋面廣,涵蓋和包括了『走出去』的全過程。
這10項措施主要包括,成立支持對俄『境外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加強政策支持與業務諮詢指導,幫助園區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扶持龍頭企業,推出首批重點扶持的10家園區龍頭企業,使之發揮示范拉動作用;提供便捷通關,對『境外園區』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諮詢、資源開發等業務,所需的出境施工器械(含配件)和人員自用的辦公生活物資等免於檢驗檢疫,對項目完工後屬從國內運出返回的物資(不含食品)免於檢驗;支持重點產業,對園區企業實施檢驗檢疫誠信管理,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園區木材加工企業進境的鋸材、加工的木制半成品實施不低於30%的抽批檢驗檢疫,加快驗放速度;建立服務平臺,幫助園區企業開拓俄羅斯市場,提供專家服務,參與有關貿易措施談判諮詢;利用中俄有關中介機構,為園區企業辦理俄羅斯注冊登記、產品認證認可、技術標准認證等相關手續,加強與俄檢驗機構的溝通與合作;完善口岸功能等。同時明確,對享受這10條服務措施的企業,嚴格與其企業的質量和誠信掛鉤,一旦發現企業有質量和誠信方面的問題,將取消其『一對一』服務措施。
『境外園區』建設發展 需發揮三方面作用
『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的我省對俄「境外園區」,需要發揮三個方面的力量支持「境外園區」的發展壯大』,冷連波告訴記者。
一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要敢於『走出去』,要勇於面對俄羅斯市場,主動接受和順應俄羅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環境。對俄『境外園區』是企業『走出去』的平臺和橋梁,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和各種優惠政策,解決針對出口企業的貿易摩擦和不利因素;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對俄商務經驗,聯合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實現擴大產業模式和跨越式發展。
二是發揮政府的堅強後盾作用,積極推進對俄合作,營造產業發展大環境。一方面加強統籌規劃和正確引導,建立起有效的支持政策、優惠政策和管理政策,這其中包括商務、檢驗檢疫、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不斷健全有利於『境外園區』建設發展的政策體系,創造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加強與俄羅斯及遠東地區的睦鄰友好協作,利用高層互訪和對口交流的機會,幫助企業做好與俄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溝通,減少境外園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非經營性風險,營造發展大環境。
三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在『境外園區』的定位、投資、建設、招商、運營過程中要真正按照市場規則操作,提高園區競爭力。要關注俄羅斯地方的發展,盡量與俄羅斯產業布局與建設項目布點達成『默契』,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在爭取更多優惠政策的同時,還要致力於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昇級,方便當地群眾的生活。
冷連波認為,『境外園區』建設是中俄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一次轉型,如果轉型成功,必將使中俄貿易合作有一個實質性的飛躍,將帶動中俄兩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快速發展。
【新聞鏈接】『境外園區』
『境外園區』是走出去企業的通俗說法,規范名稱應為『中俄經貿合作區』。是指中國企業家經過中俄雙方政府同意,在俄羅斯投資興辦的加工區、種養殖區、建築區、采伐區、批發區等,主要有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兩大類,所從事的行業主要有鞋類加工、木材加工、森林采伐、建築施工、農業種植、家畜養殖、服裝加工、果菜批發、輕工產品批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