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訊 2004年,兩名本科畢業的男護士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正式上崗,打破了省內綜合性大醫院『女天使』一統天下的格局。此後幾年間,男護士在哈爾濱市的各大醫院逐漸多了起來。『隨著醫療模式和健康觀念的轉變,男護士在醫療工作中的作用得到了重視。目前,在哈爾濱市的很多醫院中對男護士的需求不斷加大。』黑龍江省護理學會理事長、哈爾濱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李秋傑說。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由於男護士就業率高,越來越多的男生在填報志願時願意選擇護理專業。
隨著就業壓力不斷加大,以往不被男同學看好的護理專業,正在被一些男生作為考學和擇業的首選。
冷門專業創造巨大就業空間
記者近日從哈爾濱市幾所專門培養護理人纔的學校了解到,在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護理專業的男同學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就業率,有時學生還沒等畢業就已經被醫院預定一空。以往不被男同學看好的護理專業,正在被一些男生作為考學和擇業的首選。
『今年是我們學校護理專業招收男生最多的一年,一共有116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招生辦的佟老師告訴記者:『以往每年都有男生報考我們的護理專業,但人數都不多,基本上不會超過10人。今年一下子招上來了100多名男生,足以看出男護士正在被人們接受。』
記者從哈爾濱市衛生學校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該校的護理專業就曾招收過男生,可是當時由於就業形勢不好只好停招。2004年,隨著哈爾濱市首批男護士上崗,各大醫院看到了男護士在醫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於是紛紛來校招人。市衛校根據需要,護理專業又開始重新招收男生。當年招收的17名男生剛剛入學就被三甲醫院預定一空。此後每年的情況都是如此。』
雖然男護士的就業前景一片光明,但報考護理專業的男生還是相對較少。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的佟老師說:『今年我們學校護理專業一共招收了1500餘名學生,其中只有100多名是男生,還不到護理專業總人數的百分之十。這樣的數量,很難滿足醫院的需求。』
『一所醫院的護理部門理想狀態應該有四分之一的護士為男性。』李秋傑說,『但目前哈爾濱市所有醫院都達不到這種人員比例,因此男護士的缺口非常大。』據了解,哈爾濱醫大二院,現有護士1500餘名,但男護士只有30名。男護士只佔該院護士的五十分之一。而哈醫大四院現有護士880名,男護士為20名,佔該院護士總人數的四十四分之一。醫院對男護士需求的缺口由此可見一斑。
與女護士相比,男護士有著女護士無法替代的先天優勢,在醫院的很多護理崗位,男護士已不可或缺。
男護士成醫院稀缺資源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護士工作似乎是耐心細致的女性專利,讓『粗手笨腳』的男性給病人打針喂飯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對那些狂躁的精神病患者、不便接受女護士護理的男性病患者和體重偏大的臥床病人來說,男性護士的出現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書記周傑介紹,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的前身為哈爾濱鐵路醫院。改為醫大四院後,進行人員調整時,一些科室便向醫院提出增加男護士的要求。當時由於哈爾濱市各家醫院很少用男護士,於是醫大四院只在急診室和手術室配備了幾名。隨著男護士在醫院裡的出現,很多科室都發現男護士的優點,向醫院專門要男護士的科室也越來越多。此後,為緩解各科室對男護士的需求,醫院從學校專門預定了20名男護士,分配到各科室。即使這樣,也無法完全滿足科室對男護士的需求。
周傑說,因為許多女性患者不願意接受男護士進行的某些特殊的獨立操作,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實際問題。因而,女護士還是壟斷了門診和大部分病區。但男護士綜合能力強,反應敏捷,鎮靜理智,身體素質好,家庭負擔少,他們在手術室、急診科ICU、CCU等技術要求高、挑戰性強、勞動強度也最大的一線科室優勢就顯而易見。在手術室,有時候一臺大手術一站就是近10個小時,如果女護士遇上生理周期,會感覺特別累。男護士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和醫生、麻醉師配合默契,很多醫生甚至女護士都喜歡和他們排在同一個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於男護士的體力強壯、精力旺盛,家庭負擔少,可工作的范圍廣、應變能力強等優點受到醫院的歡迎。但由於男護士整體人數少,且很快能掌握精密護理設施,因此,他們也成為醫療行業中的稀缺資源。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機構重治療輕護理的狀況,導致護士地位和收入水平偏低,這成為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的『攔路虎』。
加大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男性
『據衛生部注冊護士信息數據庫統計,目前我國的注冊護士總量已達218萬人,其中男護士為2.1萬人,約佔注冊護士總數的1%。』采訪中李秋傑告訴記者:『造成我國男護士稀缺的最根本原因還在我國醫療體制和護理行業本身。從護理專業本身和國外醫院管理的先進經驗來看,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是病人先選擇護士,然後在護士的建議下纔選擇大夫。而在國內恰恰相反護士始終是大夫「下手」。「大夫的嘴,護士的腿」這句在醫療單位廣為流傳的俗語,就充分說明了護士在醫療機構中的地位。這也先天決定了從事這一職業的男性不是很多。另外,長期以來,我國培養的護理人纔以中等專業技術人纔為主,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的護理人纔較少,從受教育程度、專業技術水平看,與大夫相比,他們明顯要遜色一籌,這也在客觀上決定了他們的工作地位。』
當前,我國的護理事業正處在發展轉型期。醫院護理正在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轉變,整體護理正在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接受。李秋傑說:『護士總量的不足和護士隊伍中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成為了醫療機構轉變和發展的巨大障礙。』
李秋傑認為,護士和醫生好比汽車的雙輪,少了彼此都不行。醫生的工作是診斷疾病,而護士所要做是為消除患者因疾病帶來的心理、生理、社會、道德等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重治療、輕護理的局面始終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致使護士所從事的工作和地位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認可。因此在中國護理行業改革和發展中,在強調護士總量增長和男女比例協調發展的同時,還要正確認識和對待護士的職業屬性以及適當提高他們的社會待遇和地位等問題。
男護士在醫院裡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工作時他們不怕髒不怕累,又具有合作精神。他們用行動贏得了同事們的歡迎。
『80後』男護士護理崗位挑大梁
醫大四院急診室男護士梁勇談起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時說:『讀書時班裡有39名學生,但男生只有4名,我們這幾個「稀罕物」是在別人新奇眼光中成長起來的,因為熱愛這份職業,我畢業後一直從事護士工作到現在。』
梁勇說,在急診室裡當護士是一個體力活,我們每天的接診量都在100多名患者,並且大多數是緊急重癥病人,有時一下子就來十幾名患者,護士們需要不停地跑來跑去,一天工作下來很累,身體吃不消,往往這個時候是最體現男護士優勢的。他說:『護士還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在接診酒精中毒的病人時,病人會很煩躁並且會無理取鬧,女護士往往很難處理,但我們男護士「厚臉皮」、「力氣大」,能很好地處理這些事情。』
與梁勇一樣在醫大四院工作的男護士蘇斌說:『我在手術室工作,手術室護士很需要體力,因為往往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曾經有女護士因體力不支暈倒在手術臺上。因此,我們男護士在手術室十分受歡迎,很多外科大夫在手術時都願意讓我們男護士同他們配合。』
在醫大四院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院的男護士都是『80後』。他們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贏得了同事們的歡迎。手術室的男護士蘇斌倍受護士長的贊賞,獲得了優秀護士的榮譽,還被推舉為男護士代表在表彰大會上發言。
周傑說,醫院裡的這些小伙子們工作時十分勤奮,下班後又特別能玩,不少人多纔多藝,有籃球高手、唱歌『K王』,還有會彈琴跳舞。護士行業作為一門專業技術職業,有著廣闊的職業前景,隨著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很多護士也和醫生一樣可以晉昇中級、副高和正高職稱並享受相應的待遇。男護士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很多醫院也期待更多優秀男護士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