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平路瓶頸成事故『黑點路』
2010-09-14 08:08: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何興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7月、8月連續兩個月,哈市哈平路發生3起重大交通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9月13日,哈平路朝陽道口又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翻斗車與載客面包車相撞,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2人輕傷……記者從哈市交警部門了解到:哈市16個一級高危路段就包括哈平路的朝陽道口(至哈南站鐵路橋)、殯儀館道口和新發屯道口。同時,哈平路也是動力交警大隊轄區事故『黑點道路』,今年1月至今,該路段發生有傷亡交通事故39起,已經造成8人死亡,37人受傷。哈平路為何事故頻發?13日,記者隨交警踏訪發現,這裡南窄北寬呈『瓶子』狀的畸形路面和安全設施不全、車速快是事故頻發重要原因。交警部門建議,哈平路應拓寬節點路面,增設信號燈和減速帶、路燈、警示標志等基礎設施。

  踏訪:三大節點為事故多發地帶

  節點一:朝陽道口至哈南站鐵路橋路段

  路況:由寬變窄

  哈平路建成於2001年,北起香坊三大動力路,南至平房區青島路,全長約11公裡。然而,就是這樣一條交通主乾道卻事故頻發,被列為『黑點路段』。

  13日11時55分,記者隨動力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井大朋從哈平路任家橋路段驅車出發。此時該路段道路較寬,為雙向六車道,並伴有輔道,未出現擁堵。12時05分,前行4公裡,駛至朝陽道口,此處就是13日交通事故肇事地點,距哈南站鐵路橋約200米,至此道路由寬變窄。據井大朋介紹,從朝陽道口到哈南站鐵路橋是第一個交通節點,路段突然變窄,到了哈南站鐵路橋已成雙向四車道,從朝陽道口出來駛向哈平路的車輛速度都很快,是事故多發區。

  節點二:前進村道口

  路況:彎急、坡路、車速快

  12時10分,前行1公裡駛至哈平路前進村路口處。據哈平路上清潔工人介紹,她在哈平路上作業有半年時間了,幾乎天天能看到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每逢雨雪天氣,在前進村路口處刮蹭事故更多。據在該路口執勤的交警介紹,該路段因彎急、坡路、車速快等問題易發事故,所以交警需全天指揮交通。

  『前進村路口和再往前的朝陽收費站路口是最易發生堵車和事故的兩大交通節點。』副大隊長井大朋表示,因為兩處路段需全天上路疏導,而動力交警大隊警力不足,所以8月初將疏導任務交給平房交警大隊,事故處理則仍歸動力交警大隊,形成兩個大隊共管的局面。

  節點三:朝陽收費站

  路況:路口窄車流量大

  12時20分,前行約3公裡來到哈平路朝陽收費站道口處。該路段雙向來車紛紛由哈平路湧向朝陽收費站入口處,而此道口僅為雙向二車道,所以兩輛大掛車逆向同時進入該道口時就會形成堵塞,需要交警靠前指揮方可通過。

  12時30分,再前行約2公裡就到達了青島路、哈平東路、哈平西路與哈平路相交的『丁』字路口。此處因有信號燈,所以車輛有序通行。再前行約數百米就是哈五路入口。


  分析: 80%車禍集中朝陽

  新發屯兩道口

  一位在哈平路上執勤多年的老交警告訴記者,哈平路上有保健路、保健副路、前進村、朝陽村、哈南站鐵路橋、新發屯等大小道口20餘個,80%的車禍集中在朝陽(至哈南站鐵路橋)道口及新發屯道口,原因就是路口太窄、車流量大、車速快。

  另外,沒有路燈和緩衝減速帶、夜晚照明不夠、司機不知道減速也是事故成因。據一位執勤交警介紹,原先在哈平路寬、窄路面交界處(哈南站鐵路橋)設有收費站,進出城的車輛雖然快,但快到收費站時都會自然減速,避免了一些交通事故。2003年,收費站被撤銷拆除,進出城車輛不用再提前減速,加之這一段路面窄,缺少安全警示設施,導致交通事故經常發生。

  建議:拓寬路口增設緩衝帶

  如何讓哈平路這一路段減少事故發生?動力交警大隊已責成路政違章科向秩序處提出增設事故多發路段警示牌的整改意見,並提出增設電子監控設備。據該大隊副大隊長井大朋說,哈平路平交道口的道路基礎設置不配套,無路燈,無交通標志,目前已向省裡打過報告,希望在前進村等路口處增設信號燈、電子監控設備等交通設施。平房交警大隊執勤交警也建議拓寬哈平路朝陽收費站路口,並增設路燈和緩衝帶、警示標牌等安全設施。

  記者在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獲悉,哈市交警部門曾對哈平路提出整改意見:增設監控設施和雷達測速設施,記錄超速車輛;在主要交叉路口增設信號燈;平交支路上增設減速帶;在該路段增設隔離設施,同時增設行人過街天橋。但目前,因多方原因哈平路仍沒有完善基本安全設施。

  采訪中,不少司機表示,哈平路上安全設施亟待增加,狹窄路段亟待拓寬,希望有關部門重視起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