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已逐漸成為流行時尚,從夏補到秋補,各式中草藥在哈市的銷售也日益看好。但專家提醒,滋補中藥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補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藥』。
11日,記者走訪哈市多家藥店的中藥櫃臺發現,購藥的市民絡繹不絕,老年人熱衷於購買人參等補虛養氣類中藥,年輕白領則熱衷於一些具有美容養顏效果的中草藥。在采訪中記者看到,不少市民都是自己拿著藥方讓藥劑師配藥。在南崗區一家藥店的中藥櫃臺,一位大娘正在購買田七、陳皮、茯苓、淮山等中藥材,這大娘還滔滔不絕地和旁邊的人介紹,『這幾味藥煲湯時放最好了,滋補養身。』還有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孩,正習慣地讓藥劑師稱1錢白附子、1錢桃仁粉、1錢白茯苓、5朵白菊花。女孩告訴記者,這是她從網上找到的菊花淡斑外敷藥方。該女孩還稱,她的不少同事還會用決明子、金銀花等中草藥自制美容減肥茶,效果很明顯。
一家藥店的中藥劑師告訴記者,現在有不少市民在網上看到或是聽人介紹就拿著藥方到藥房抓藥,有些倒是符合中藥藥理,但是有的中藥藥方則有很多禁忌。比如現在十分流行的固元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就要慎重服用,而茯苓煲湯可清熱解毒,但是肝腎陰虛者慎服。另外,胖大海、決明子、金銀花、枸杞、人參都是常見的中藥材,市民經常用這些藥材泡水飲用,其中有些中草藥當茶飲並無大礙,但有些卻不宜長期飲用,比如金銀花藥性偏寒,就不適宜長期飲用,脾胃虛寒或氣虛體弱的人以及月經期女性也不能服用。
就此,記者諮詢了省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專家介紹,很多人以為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其實,中藥進補也要講科學,不能濫用,不合理使用中藥進補,往往適得其反。滋補中藥,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補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藥』。中藥進補講究對癥下藥,網上流行的進補方子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一般人通過合理的食補也可以達到理想的功效。『身體健康的人,其實沒有必要額外進補,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果藥方不適合自己,還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