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小城鎮建設報道之六十一:鶴北林業局打造沿邊生態園林特色小城鎮
2010-09-14 17:45: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吳興濤 白寶春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鶴北林業局百花園景。白寶春攝

  東北網9月14日訊 鶴北林業局打造沿邊生態園林特色城鎮

  吳興濤 白寶春 記者高長利

  走進位於小興安嶺東南麓的秀麗林城——鶴北林區,如同置身於一幅綠色畫卷。尤其令人驚嘆的是,林區在保持了豪放大氣建設風格的同時,又不失小橋流水的別致韻味。

  作為全省森工系統第一家按照總體設計建設的林業局,鶴北林業局在近40年的發展建設中,嚴格執行規劃,堅持整體逐步推進的建設原則,環境建設大動作,生態綠化大手筆,目前已初步建成環境優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良好、文化繁榮的沿邊生態園林特色小城鎮。

  突出生態特色,小城鎮建設規劃先行

  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城鎮功能、科學的發展模式——立足於高起點規劃,鶴北林區小城鎮建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實現了規范化發展。

  依據地質地貌特色,鶴北林業局把規劃定位在突出生態園林小城鎮特色上,局址為棋盤式布局,生產區、生活區和辦公區三大主體區域設計合理,交通四通八達。這裡,街道寬敞筆直,生活區、辦公區、文化娛樂休閑區、工業生產園區錯落有致、規劃整齊,尤其是依山而建的尚志公園,更顯林區城鎮的特有魅力。


 

  綜合調度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元素,林業局小城鎮建設做到了協調發展。堅持高標准建設,美化、綠化、亮化基本成型。局址栽植各種具有林區特色的鄉土樹種,居民街區綠化實現了一街一品、一路一樹,形成春季草坪新綠、夏季百花飄香、秋季果滿枝頭、冬季松柏蒼翠的綠化效果。

  落日的餘暉還未散盡,林業局綜合廣場已是人頭攢動,職工群眾載歌載舞,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面積8900平方米的集休閑、集貿、健身為一體的綜合廣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局址現有公園、花園、廣場、體育場等休閑健身場所8處,總面積5萬平方米,沿局址中心路呈帶狀分布,成為職工群眾休閑健身的樂園。林業局借鑒先進理念,提高了小城鎮建設品位。

鶴北林業局文化體育中心。白寶春攝

  高標准建設,生態園林特色城鎮雛形初具

  今年10月,鶴北林業局在局址建設的5棟棚戶區改造樓,引資建設的2棟商品樓將竣工迎來500戶職工入住。屆時,全局住房面積將達到53萬平方米,可居住居民9500戶、2.38萬人。7家商場、集貿市場和商貿區集中建在局址中心區域,還興建了4000平方米的再就業市場,城鎮的第二、第三產業集聚優勢日益顯現。

  加快民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承載功能。對局址45公裡的街道全部修建了水泥路面,修建通場公路160公裡、場區水泥道路15公裡,全局公路網絡平整貫通。水、電、路、房都按總體設計進行,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局址道路兩側消滅荒山空地,建築高低錯落有致,疏密搭配合理,職工居住環境實現整體提昇。


鶴北林業局實驗小學教學樓。白寶春攝

  嚴格執行總體規劃設計,高標准開展林區小城鎮建設,令鶴北林業局形成了四季景致各異,具有濃郁生態園林特色的環境建設風格,職工群眾生活環境優美、舒適、便捷。

  鶴北林業局在小城鎮建設中,將利民、便民思想貫穿始終,為群眾安居樂業創造條件。商貿、辦公、教育、醫療場所集中建在局址的中心區域。兩年投資1000萬元對全局中小學校、幼兒園等教育設施進行大改造,教育環境和質量接近發達地區水平。投資650萬元改善職工醫院環境,購置醫療設備,培訓醫療人員,提高了醫療水平。投資360萬元修建了公安局綜合指揮中心,增設了覆蓋全局重點部位的監控系統。建立局場聯動、警民聯動的治安防控體系,轄區發案率逐年遞減……

  新變化,新鶴北。小城鎮建設,為林區群眾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鶴北林區,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職工群眾的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昇,林業局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