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垃圾『黑戶』增多 新場未建舊場要關
2010-09-17 14:24:18 來源:生活報  作者:韓麗平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復工後的向陽垃圾處理場。

  東北網9月17日訊 眼下,作為『三溝一河』綜合整治戰役第一炮的垃圾清理工作已近尾聲。當一車車垃圾被清理出來並運往垃圾處理場時,人們這纔意識到,多年來,『三溝一河』已成為哈市垃圾消納場,垃圾『黑戶』已被『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統計數字遺漏,垃圾處理工作正面臨嚴峻考驗。

  『三溝』清理暴露垃圾『黑戶』

  9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百菜村,沿著阿什河支流——百菜大溝向阿什河方向望去,溝沿上遍布著厚厚一層散發著惡臭的垃圾。一臺挖溝機正在清理溝裡的垃圾,溝岸邊的垃圾已經被清理過。用當地村民的話說:『不是政府不清理,而是這條溝太頑固。剛清理完就倒滿,要想把溝裡的垃圾全部清理掉,那可太難了。』

  自哈市『三溝一河』綜合治理工作啟動以來,共清理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殘土等約26.4萬噸,數量之大令人震驚。

  隨著『三溝一河』整治的深入開展,哈市提出要建立『三溝一河』垃圾的長效管理機制,簡言之,今後,『三溝一河』產生的垃圾全部納入城管『大掃帚』,統一清掃、統一處理。經有關部門測算,這將每天多產生300噸垃圾,會給處理能力本來就不足的哈爾濱市垃圾處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目前,哈爾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80%,不算垃圾『黑戶』,據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要求的85%的標准尚有差距,如果垃圾量增加,而垃圾處理能力沒有改變的話,哈爾濱市的生活垃圾處理將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垃圾處理場命運多舛

  據哈市環衛部門介紹,哈市日產生活垃圾大約3300噸,目前,共有4座垃圾處理場。其中,向陽和西南部生活垃圾場為衛生填埋式,日處理能力均為1200噸;歲寶和雙琦為垃圾焚燒處理場,日處理能力分別為200噸和300噸。這4座垃圾處理場可使哈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

  向陽垃圾處理場位於香坊區向陽鄉金家村,主要消納道外、南崗、道裡區的生活垃圾,2004年11月投入試運行。9個月後,由於氣味難耐,被當地村民封堵,被迫停產。2009年10月30日,經過多方協調,對當地村民進行搬遷和相應補償,向陽垃圾處理場得以正式復工。它的復工也使得哈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原來的51.5%上昇至80%。

  正當哈爾濱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邁上新臺階時,地處香坊區朝陽鄉,消納道裡、南崗、平房垃圾的哈市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場卻面臨關停的命運。為啟動哈經開區汽車配件城項目建設,2008年初哈市決定搬遷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場,另闢新址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場。

  據有關人士介紹,新建垃圾處理場的選址工作早已開始,但具體地點和垃圾處理方式至今沒有定論。即使選址已定,建設周期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時間。如果在新建的垃圾處理場沒有建成投用的情況下,關停哈爾濱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場,意味著哈市每天至少減少1200噸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

  有業內人士擔心,在哈市大量清理垃圾『黑戶』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垃圾處理能力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很難防止會產生更多的垃圾『黑戶』,重新污染城市環境。

  垃圾處理期待昇級

  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改變垃圾處理方式,或許是改變目前兩難狀況的出路。

  目前,哈市主要通過衛生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而衛生填埋這種垃圾處理方式佔到整個垃圾處理的絕大部分。然而,單一的衛生填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異味污染,隨著百姓意識的提高,衛生填埋垃圾場難以在近郊落戶。同時,單一的衛生填埋,進多少垃圾就埋多少,甚至是超負荷使用,那麼原本可以使用十年的垃圾場也許五年就用完了。在土地資源越發寶貴的今天,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勢在必行。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要充分利用現有垃圾處理場,可通過上分選線的方式將垃圾進行分類,對可利用的進行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資源化,對不可利用的進行衛生填埋,這樣一來同樣1000噸垃圾,經過分選處理後需要填埋的大概只有四五百噸,將極大延長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年限。

  有專家建議,目前國內外好多城市都采用了先進的工廠化垃圾處理方式,對周圍的居民幾乎沒有影響。雖然建設成本高,但容易推進。哈市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想達到國家環保模范城標准,徹底消滅垃圾『黑戶』,其未來新建垃圾處理場更當未雨綢繆,提檔昇級。

  妥善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日前,哈市代市長林鐸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向陽生活垃圾處理場、西南部生活垃圾處理場實地踏查,就西南部垃圾處理場搬遷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探討,了解新垃圾處理場預選址的位置、面積、周邊居民和單位數量等情況。他表示,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也會與周邊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產生衝突,各級政府要妥善處理這一矛盾。新垃圾處理場建設要探索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對垃圾進行封閉式處理,在充分考慮城市垃圾處理量、處理成本、運輸線路等情況的基礎上,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和垃圾轉運站建設,不斷提昇垃圾處理能力和水平,在保證城市運行的前提下,把垃圾處理對城市環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

  新聞鏈接

  近年來,黑龍江日報對哈爾濱市垃圾處理問題持續關注:

  2006年4月28日《向陽無害化垃圾處理場竟成新污染源》

  2007年5月14日《哈爾濱市垃圾已成圍城之勢》

  2008年2月29日《百戶村民和一座垃圾場的紛爭》

  2009年5月5日《冰城垃圾無害化處理有望提速》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