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正處農產品碰撞『價格敏感期』 肉價回昇蛋價大漲
2010-09-17 14:40:1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7日訊 近一段時期,農產品價格屢次引發市場整體波動:今年大蒜、綠豆的第二波漲價尚未平息,水稻、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也相繼出現走高之勢。從國際大宗農產品期貨價格,到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農產品期貨價格一片『漲』聲——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這是近期在網絡上頗為流行的幾個詞,也是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寫照。

  我省食品價格季節性非常明顯,正常年份下,7、8月份CPI環比有較深幅下降,而今年7月份環比為0,8月份上漲0.1%,翹尾因素則是導致我省CPI上漲的決定性因素,我省8月份CPI同比上漲3 .7 %,而翹尾因素影響為3.8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是8月份環比不降反昇的主要因素,蔬菜和豬肉價格漲勢尤為明顯。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我省今年前期主要農副產品價格走勢也各具特點,省價格監測中心的分析顯示,預計後期主要農產品將有昇有降,總體呈穩中有昇的走勢。

  糧油價格 有昇有降

  據省價格監測中心主任徐玉秀介紹,今年前期我省糧油價格有昇有降。八月下旬水稻、大豆、散裝豆油價格分別為每500克1.195元、1.8元、4.13元,桶裝(5昇)豆油每桶48元。水稻、散裝、桶裝豆油同比分別上漲29.9%、6.99%、0.84%,大豆同比下降0.2%。1~3月份玉米價格較平穩,每500克為0.77元,3月下旬開始上漲,8月末玉米價格為每500克0.89元,與一月相比上漲15.6%,同比上漲21.9%。

  去年11月份綠豆價格每500克4.80元~5.00元,較10月份每500克3.00元上漲了60%~66%。今年3月,其價格漲至6.50元左右,4月12日漲至7.50元~8.00元,上漲幅度達15.38%~23.08%,4月20日哈爾濱市等地最高價格漲至12元。8月份我省綠豆價格為每500克8.95元,比7月份下降0.67%,比6月份下降11.21%。8月份我省紅小豆價格為每500克7.07元,比7月份上漲2.02%,比6月份上漲0.57%。

  肉價回昇 蛋價大漲

  今年以來我省豬肉價格與全國一樣呈持續下跌態勢。徐玉秀介紹,從市場監測結果看,豬肉價格從2009年12月15日每500克6.42元開始逐日下降,今年前三個月均價與2009年12月15日相比跌幅分別為9.19%、22.90%和32.55%。據生豬監測預警信息顯示,3月2日、3月9日、3月16日、3月23日和3月30日豬糧比價分別為6.10:1、5.75:1、5.33:1、5.32:1和5.22:1。4月份連續五周低於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生豬價格處於黃色預警區域,為二級響應狀態,屬價格中度下跌。5月份生豬價格開始回昇,8月末的豬糧比價已回昇至6.79:1,遠離預警區域。

  我省雞蛋價格1~6月一直維持在每500克3.14~3.4元之間。從7月中旬開始,雞蛋價格大幅上漲。9月1日,雞蛋價格與4月20日最低價相比累計漲幅達33.2%,與1月11日價格相比上漲23.6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3.88%。

  徐玉秀分析,造成雞蛋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上半年價格下跌,養殖戶虧損,導致大部分養殖戶縮小養殖規模,雞蛋供應量減少。玉米等飼料價格不斷攀高,使養殖成本進一步提高。夏季高溫雞蛋產量減少,南方持續暴雨,我省雞蛋外運量增加。

  部分菜價 居高不下

  據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9月1日我省蔬菜價格13個地市及墾區5種蔬菜全省平均價格為每500克1.32元,比8月1日平均價每500克1.14元上漲了15.79%。其中,9月1日黃瓜、西紅柿、茄子、青椒、豆角價格與8月1日相比,黃瓜、西紅柿、茄子分別上漲了24.21%、69.23%、32.50%,青椒、豆角分別下降3.62%、2.26%。

  徐玉秀分析,蔬菜價格今年春節時漲勢較猛,5月份隨著地產大棚菜上市,蔬菜價格開始回落。8月份個別蔬菜品種價格有所回昇,多數品種仍保持下降趨勢,但同比價格仍處於高位。

  內生性上漲 不可避免

  在分析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背後,影響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主要還是包括利率水平、生產資料、水電油等基礎性產品的價格,以及政府稅費的變化等,也存在著一些非市場因素,全國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導致市場漲價預期加重等。

  眾所周知,我國農業以小農經濟的經營形式為主,從農產品的生產、銷售鏈條看,都是低效率的,而且生產和銷售各方的風險較大,價格容易受到衝擊。近幾年,不管是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還是蔬菜價格的上漲,都與這個體系的低效率運行有關。

  但是,此輪農產品價格究竟能漲多少?省價格監測中心主任徐玉秀分析,由於目前原糧價格上漲,加上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資源價格和環境成本上昇,可以判斷糧食價格這次將出現內生性的上漲,這不同於以往的糧食上漲。總之,內生性上漲也好,糧價重估也罷,農產品價格未來究竟如何,的確變數較多,但從長期看,上漲似乎已不可避免。

  據省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我省後期糧食價格總體穩中有昇將成為主要趨勢。徐玉秀分析,一是原油等能源價格、生產資料價格以及勞動力價格上漲,糧食生產成本上昇。二是國家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格,並繼續實施玉米、大豆等臨時收儲政策,也將拉動市場價格高位運行。三是國內通脹預期增強。由於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引發全球糧食價格上漲,我國夏糧由於多發、重發大范圍的災害性天氣,推高了市場對糧油漲價的預期。四是國際資金炒作、輿論炒作等對局部地區、個別品種的價格產生影響。雖然如此,由於目前國際市場糧價低位運行,我國糧食連續六年豐收,庫存充裕,加之國家宏觀調控,預計今年我省糧油價格不會有大幅波動。

  那麼肉蛋價格會出現『拐點』嗎?徐玉秀分析,今年後期隨著天氣轉涼,需求量增加,豬肉價格將繼續穩中有昇。隨著學校開學及中秋節將至,月餅企業大量采購雞蛋,雞蛋消費量也會大量增加,9月份雞蛋價格將繼續走高,國慶節後價格會略有回調。據悉,專家分析後期蔬菜價格也將穩中有昇。因此百姓期待的價格回落在專家眼裡並不看好。

  實際上,農產品價格的波動,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省物價監督管理局加大監測監管力度,近期國家和省的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已迎來密集出臺期。業內人士指出,系列措施旨在強調農產品市場調控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針對穩定農產品價格而做出的反應,也是穩定通脹預期、探索農產品市場調控長效機制的體現,以防止農產品價格波動對整體物價走勢的影響。

  據徐玉秀主任介紹,我省全年CPI預期調控目標為4%左右,1~8月份累計同比漲幅為3.5%,目前仍在預期的軌道內運行,全年目標可控。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