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你是不是寢室裡的宅男宅女,你是不是常為食堂裡排隊買飯而頭疼,你是不是總為自習室裡找不到空座而苦惱……現在這一切都可以搞定了,你需要做的就是記下這個電話號碼……』大學生王箏的『校園代辦』宣傳單,在校園的宣傳板上隨處可見。在各大高校剛剛開學之際,校園裡的『代辦幫』『跑腿族』迎來了賺錢的『黃金季』。『代送包裹』、『代繳話費』、『代買午餐』……校園代辦,已經無所不辦了。
但是隨著『各種代辦』們業務的擴張,同窗一下成了僱主,同學關系演變成了僱傭關系,『校園代辦』也引起一片熱議。
『代辦族』多為貧困生
『校園代辦』的主力大都是貧困學生,這是他們勤工儉學的一種方式。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的王箏就是一個『校園代辦族』。王箏做校園代辦已經快一年時間了,為了抓住新學期開學這個大好商機,他提前一周返校,先把自己的生活學習准備做好,然後開始籌備本學期的代辦業務。王箏現在已經有一些固定的『客戶』,開學前他又在各個公寓門前的宣傳欄裡貼了自己的『代辦廣告』,留下電話。
據了解,王箏的主要代辦業務有:幫助同學繳話費、代買午飯晚飯、代取郵件、自習室代佔座位等,剛剛開學或是臨近放假,下雨下雪天,都是他『代辦』黃金時段。王箏說,他知道的他的同行有10來個,還有一個是女生,大都是貧困學生。從9月1日開學以來,王箏已通過『代辦』賺了近300元。
找『代辦』並非都奢侈
校園裡代辦的服務對象,當然是手頭比較寬裕的學生。但是找代辦也並非完全是因為自己懶,僱主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王箏的一位『主顧』給記者算了這一筆時間賬:吃一頓午飯,首先要洗飯盒,穿戴整齊後,步行5分鍾到食堂,排隊、買飯,吃完之後還要再洗飯盒,再回到寢室,將近一個小時。要找『校園代辦』,一個電話就能解決,而他只要付兩元錢的『跑腿費』就成。王箏的這位老主顧說:『不是都說時間就是金錢嘛,我就用節省下來的時間看看書,哪怕就是休息休息都是不錯的呀。』
其實『校園代辦』們的僱主,也並非全都是『奢侈生活』者,時間緊任務急時,找『代辦』幫下忙是很方便的。哈師大英語系的陳敏就遇到過這樣棘手的事:陳敏給一個初一的學生當英語家教,前一天晚上上完課回來時把學生的英語書夾在自己的包裡帶回了學校。學生家長和陳敏約好第二天上午9點來取。那時陳敏正好有課,於是陳敏找校園代辦幫忙,9點准時把英語書送到學校門口交給孩子家長。陳敏說我自己還需要當家教來賺生活費,肯定不是什麼『有錢人』,但是在緊急時候找『校園代辦』幫忙的確很方便。
『代辦』應該尊重而非爭議
『校園代辦』剛剛出現時,引起過很多爭議。有人認為這一族的出現導致大學生群體分化,也有人呼吁高校取締『校園代辦』。而真正在做這一行的高校學生對種種議論都表示很不理解。哈爾濱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陳為民是一名『校園代辦』,他說他從來沒認為自己靠給同學『跑腿』來賺取一些生活補貼有什麼不妥,也從沒覺得因此校園就會『分化』了。陳為民認為做『校園代辦』也好,當家教也好,開網店也好,都是不同的勤工儉學方式,就因為是給同學『跑腿』賺錢,就讓很多人議論紛紛,有小題大做之嫌。學校裡還有英語系的同學給數學系的同學當英語家教賺錢,這與校園代辦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
『貧富差異存在是客觀事實,那就得正確對待這個事實。』哈師大的『校園代辦』王箏說:『有需求就有市場,我們用自己的勞動賺錢,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