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9月1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開篇就以『哈爾濱房價漲幅悄然躥昇至全國前列』的視角切入,分析報道了全國的樓市風雲。而伴隨著這期間哈爾濱市各處樓盤瘋狂銷售的消息,哈爾濱市的購房者、開發商,以及對於房地產有所研究的專家們也展開了新一輪的熱議。
現象一房價漲幅領先全國
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調查顯示,繼7月的高位運行之後,8月份哈爾濱市房屋銷售價格仍居高不下,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7.0%。這是自今年4月份以來連續五個月漲幅7.0%以上。8月份,哈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月上漲1.0%,在7月份的漲幅基礎上又提高了0.6個百分點。與國家房產新政出臺前的3月份相比,截至8月份,哈市房屋銷售價格累計上漲了3.4%。而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末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研究報告》也顯示,7月份在全國26個房屋價格上漲的城市中,哈爾濱上漲幅度最大,達到了為2.95%。8月,哈爾濱市的房屋價格環比上漲1.6%,環比漲幅依然位居全國前列。
令人驚奇的是,哈市的房價漲幅和銷售量呈正比。資料顯示,今年1~7月,哈爾濱共銷售商品住宅3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是25%。
現象二樓市都是『日光盤』
一直籌劃著在哈爾濱市『南極國際』購房的林女士對記者講,這裡房子的價格大約每平方米8000元,上個月末開始排隊領號,當天上午,林女士趕到售樓處,前面三十多號已經排完了。9月5日開盤當天,幾個小時之內房屋就被搶購一空。林女士講,如果不早去排隊根本買不到。據了解,購樓者風趣地將這種樓盤稱為『日光盤』。而位置差一些的樓盤,價格也在上漲,比如哈爾濱市松北區商業大學東側的『美麗洋房』小區,宣傳時稱價格5000元/平方米起價,但實際價格卻在6000元左右。即便如此,來這裡買房看房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為什麼在國內一線城市房價紛紛下跌的情況下,哈爾濱的房價卻逆流而上?為什麼房價漲,銷售還持續火熱?哈爾濱市的房價和銷售情況,隱含著哪些因素?有哪些原因影響著哈市住房價格?
房產局『剛需』是漲價關鍵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提供的數字顯示,今年1~8月,哈爾濱銷售商品住房總量4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4%,平均銷售價格是51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0%。總體來看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呈現的是價穩量昇的趨勢。
談到房價銷售兩頭熱的原因,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信息處副處長叢輝介紹,剛性需求的支橕是關鍵,今年是哈爾濱建設規模比較大的一年,包括棚戶區改造、新建小區在內,各類商品房供給充足。不存在大量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仔細分析一下銷售的情況就可以看到,使用面積為40平方米至50平方米的小戶型佔銷售量的一半以上,80~100平方米的稍大戶型大概能佔銷售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由此可以看到,哈爾濱的情況與全國一線城市有所不同。哈爾濱持續的房價昇高和銷售火熱,是以自住型、改善需求為代表的『剛需』所致。
開發商成本上漲拉高房價
多年在哈爾濱市從事房地產銷售的王紹朋對記者講,雖然哈爾濱市的房價在漲、銷售量在增加,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購房者絕不是盲目地購房。今年賣得好的房子多是松北區的房子,這裡基礎價格低,即使價格漲了一些,相對於江南的房價還是較低。而談到房價上漲的原因,王先生從開發商的角度來分析,他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提高了。王先生講,房屋成本可以分為兩大塊,建築成本和僱工成本。2010年以來建築材料如鋼材、水泥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勞動力價格更是扶搖直上。王先生舉例說,建築市場上普通工人日工資可達200元,而好的貼磚工人一天就可以賺500元。即便如此,建築工人短缺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而這種用工荒現象去年就開始顯現了。
購房者購買量抬高價格
中學教師劉女士,工作了幾年有了一定積蓄,從去年底開始她就在琢磨買房。後來聽說國家要調整房地產政策,就等著看政策出臺後的效果,這一等就是大半年。政策出臺後,劉女士發現房價不但沒跌下去,反而一點點爬上來了。年初她曾經看好的一處房子,現在每平方米漲了將近500元。經歷了長時間的買房鍛煉,劉女士有了新的體會,她認為,國家調控房地產,主要是針北京、上海等房價最高的一線城市,而像哈爾濱這樣的城市受波及的程度小。劉女士講,像她這樣觀望過後決定買房的還有很多。
記者手記
綜合各方面信息,我們看到,『剛需』依然是導致哈爾濱市房地產異常活躍的最主要原因。正如媒體報道稱,哈爾濱市大型工程也激發了市民的投資熱情。眼下正到了『金九銀十』的促銷季節,哈爾濱市火爆的房地產業肯定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
對於哈爾濱市房價的遠期前景,哈爾濱市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桑洪曾經對媒體說,2010年哈爾濱的樓盤最終要達到1000多萬平方米,這個數字是去年的兩倍,這樣一來,明年開盤數增加以後,肯定房價會得到平抑。不過記者看到,在2009年,哈爾濱市房價上漲時,專家、開發商們也都說過類似的預測,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國家堅定地推行已有的保障房建設計劃、金融政策和即將醞釀出臺的稅收等政策,以此來有效地穩定樓市。對於借機『回暖』炒作造勢、哄抬房價的行為,新『國十條』已經明確了地方政府問責制,如果部分區域房價再度暴漲,地方首腦將被問責,強出頭的企業也將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