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 站在木棧道上遠眺濕地風光,深入梗道感受自然氣息,這是濕地風光帶給游人的魅力。記者28日從群力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獲悉,睡蓮、香蒲、海棠、薰衣草等十幾萬餘株水生、陸生植物已紮根群力城市濕地公園,『花、草、路、橋、塔』相映成趣的群力城市濕地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市民可免費游覽這一國家級濕地公園。
據群力開發辦負責人介紹,群力城市濕地公園位於麗江路、群力第五大道、靈江路、群力第六大道圍合區域內,總佔地面積34.2公頃。公園在設計上采用了『生命細胞』的先進理念,即將城市濕地公園視為一個大細胞,為防止城市中噪聲、車輛、人群對濕地內生命物種棲息的乾擾,設計人員在人工濕地公園外以喬、灌木相結合種植林帶,屏蔽外來乾擾,形成了牢固的『細胞壁』。據了解,濕地公園在園內鋪設總長為6000米、總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梗道,梗道采用透水自然石,可將雨水回收,為濕地提供補水。梗道將公園各個出入口及次級道路相連接,形成一線多點的網式道路分布。除此之外,群力濕地公園外圍還修建有總長1164米的空中木棧道,在濕地東、西兩側設有以『生長樹』、『橄欖和平』為主題的特色觀景瞭望塔,游人可以登上木棧道和景觀塔遠望,將濕地風光盡收眼底。群力城市濕地公園不僅是游客與市民觀光、休閑的理想之地,也起到調節區域氣候、淨化周邊空氣、增加區域氧氣的生態作用。
據悉,去年12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公布第六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通知》,批准群力新區城市濕地公園為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成為全國37個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之一。
新聞鏈接
據介紹,群力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在群力新區東部地段發現有大片蘆葦蕩。為確保自然資源物盡其用,群力開發辦邀請有關林業專家對這裡進行了實地踏查考證,發現這片蘆葦蕩是一片難得的天然濕地。為確保新區開發不留遺憾,為城市保留天然綠肺,有關部門對群力新區規劃進行調整,寧可損失10億元土地出讓金,也要將33公頃天然濕地全部保留,使其成為繼太陽島濕地之後,離市中心最近的一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