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把哈爾濱建設成國家重要的水電裝備、核電裝備制造基地和國內知名的風力發電裝備制造基地,使哈爾濱從傳統能源的『動力之鄉』躍昇為新能源的『動力之都』。日前,哈爾濱市制定了《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以推動新能源裝備產業迅速發展,促進哈市產業結構優化昇級。
哈爾濱市是我國最大的發電裝備制造基地,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具有較強的基礎和優勢。其中,大型水電裝備制造是哈市的傳統優勢,主導產品有水輪機、水輪發電機兩大類,產品佔國內市場份額50%,研發制造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迄今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已形成年產6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生產能力,其單機最大容量達70萬千瓦,居國內首位。在核電裝備上,哈電氣集團已具備AP1000和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主設備制造能力,在常規島汽輪發電機組及其輔機、汽水分離再熱器制造能力上具有較強的優勢。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哈電氣集團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機廠交直流電機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在核電站用空調機組、關鍵閥門、核電主泵電機、核電反應堆冷卻劑泵等設備方面都具有較強的技術和制造優勢。
哈市風電裝備研發始於上世紀90年代,目前,全市涉足風電裝備領域的企業有16家,風電裝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5億元。哈電氣集團發電設備工程研究中心自主設計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MW直驅式變速變槳永磁風力發電機組正在大慶瑞好風場安裝調試,首臺機組已調試成功並網發電。哈飛工業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公司自主設計的1.5MW半直驅式變速恆頻風力發電機組,樣機現已集成組裝成功,並在我省依蘭風場安裝並網發電。
為牢牢把握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哈市將新能源裝備產業作為該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以哈南工業新城為載體,重點培育和發展以核電裝備、水電裝備、風電裝備、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裝備產業。並圍繞重點產業領域,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推進一批重點項目,打造一批特色載體,培育一批優勢企業,促進新能源裝備產業逐步向產業鏈條延伸、產業集聚、規模發展的方面邁進。
根據《哈爾濱市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哈市將加快推進哈電集團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制造、核電主泵電機制造基地、核電反應堆冷卻劑泵組制造技術改造、核電常規島國產化完善、650MW核電汽輪機、大型電站閥門技術改造、1000MW等級核電輔機技術改造,703研究所氦氣機組,哈電機廠水力模型試驗站、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哈九洲電氣兆瓦級風力發電變流器產業化、哈首泉風電科技公司智能型1.5-3.0兆瓦風力發電機葉片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同時,建設一批特色載體。加快引進和集聚一批新能源裝備產業龍頭項目進駐哈南工業新城,建設核電、風電裝備生產、配套、服務等專業化產業園區。並加大企業重組、整合力度,促進各類要素向優勢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集聚,提高規模效益和抗風險能力。加快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骨乾企業。支持哈電氣集團、哈軸集團、哈飛汽車、光宇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成為哈市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著力推進哈飛工業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公司、九洲電氣公司、哈首泉風電科技公司、紅光鍋爐集團、海格集團、哈工大奧瑞德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