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訊 5日至7日,代省長王憲魁利用『十一』假期,在牡丹江市走企業、入社區、看口岸,就完成今年工作目標和謀劃好『十二五』規劃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決貫徹省委確定的『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搶抓機遇,保持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提昇,科學統籌民營經濟、縣域經濟、城區經濟和外向型經濟,上大項目,培育新產業,推動區域經濟大發展大跨越,提高我省沿邊開放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近年來,牡丹江深入實施工業立市、金融強市、貿旅牽動戰略,全面加快建設,全市經濟呈現趕超進位的強勁勢頭。王憲魁先後考察了牡丹江開發區的匯豐石油鑽具、華安塑材、耐力木業、金太陽光電和國家級家具及木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詳細了解項目投資、生產成本、加工配套和市場開拓等情況。他希望通過園區建設,依托原有的工業基礎,上一批大項目,推動調結構、轉方式,培植稅源,培育經濟增長點,實現加速發展。要求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切實發揮作用,為企業搞好服務,促進我省名優產品更好地走向市場。處於東北亞經濟圈中心的綏芬河,是我國東北地區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橋梁』。在該市,王憲魁重點考察了公路、鐵路口岸,大亞工業園和規劃建設中的綜合保稅區,他勉勵綏芬河抓住機遇,挖掘優勢,進一步搞好口岸建設和擴能改造,加快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努力提昇外向型經濟的競爭力。牡丹江服務外包基地有限公司是集呼叫中心、數據錄入和影像處理於一體的新興信息產業集團。王憲魁在這裡詳細詢問了企業投資、業務發展和人員招聘情況,並觀看了公司新制作的動漫作品。他指出,文化產業前景廣闊,主流文化工作由各級政府來做,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同的文化需求應由企業來做,要按照省委發展文化產業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牡丹江的歷史人文和秀美風光,將文化產業做出規模和水平。
王憲魁還對牡丹江友搏藥業、富通空調機、恆豐紙業、金日光電等企業進行了走訪參觀。他說,牡丹江推進『提速、提檔、提效』,為實現GDP和財政收入『超千破百』奠定了良好基礎。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加快經濟轉型昇級,統籌城鄉發展,加強民生事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在實地考察曙光新城棚戶區改造項目時,王憲魁稱贊說,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要繼續加大改造工作力度,提昇質量,造福百姓。
調研期間,王憲魁主持召開座談會,與牡丹江黨政乾部共同謀劃長遠發展大計。他指出,牡丹江歷史文化厚重,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思路清晰,潛力很大,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只要開拓創新,頑強拼搏,保持競爭趕超的良好態勢,就一定能夠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目標。面向『十二五』,一要狠抓園區建設,加快項目落地。要積極推動大項目、大企業、大資金向園區集聚。要以好項目、大項目為牽動,積極吸引投資大、帶動強的大企業落戶園區,帶來一條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發展『藤蔓經濟』;要依托工業園區和本地優勢,加快發展縣域經濟。通過園區建設,依托原有的工業基礎,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推動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推進工業大縣、稅收強縣建設,努力使立縣、強縣、富縣產業形成集群效應,不斷壯大。二要發揮資源要素集聚與擴散功能,大力發展城區經濟。要把城區經濟作為一個新的增長區域來精心打造,做強、做大、做優現代服務業。堅持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並重,依托市場、整合資源,積極發展城區生產型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商貿流通業、旅游業、服務外包業、文化創意產業和社區服務業,不斷提昇服務業的規模效應。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優勢產業。建設一批具有生產要素支橕的新項目,新增經濟增長點。特別是要形成上下游產業銜接配套,發展吃配經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城區經濟大發展、快發展。要通過規劃調整拓展城區發展空間。對城區土地進行科學布局,推動城區住宅化向城區商務化發展。三要立足『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著力提昇貿易層次。通過優化貿易結構,擺脫傳統貿易方式,努力擺脫低層次徘徊的『固疾』,帶動對俄經貿合作向更廣更深層次發展。要加快發展進出口加工業。圍繞俄方需求不斷擴大農產品、建材、輕工等地產品出口加工貿易,提高出口附加值。同時,抓好進口資源類產品深加工,實現『落地』增值。要以擴大投資帶動對俄貿易。進一步加強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農牧業和資源深加工等投資與貿易並重的對俄合作。四要著力改善民生,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抓好增加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搞好棚戶區改造等重點民生工程建設。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