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松浦大橋:暢通路網再添新景
2010-10-11 09:56:06 來源:生活報  作者:戰新宇 何興麗 張同 高中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即將通車的松浦大橋

  黑龍江新聞網訊 松浦大橋,站在新修的哈爾濱市道外區二十道街橋上即可看到其壯美的『龍骨』。13日,這條飛架松花江南北的巨龍將正式通車,冰城再增一條越江大通道,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願景即將成為現實。10日,記者驅車駛上松浦大橋,親身感受到這座哈市自行組織建設的第一座特大型跨江橋梁的獨特魅力。

  解開堵點

  太平橋將四通八達

  見聞:11時20分許,記者驅車來到哈市太平橋附近。剛走下二十道街橋的黎北小區居民錢文強告訴記者,橋頭現在還封閉著,但這兩天小區不少居民都步行上橋『參觀』。『這橋真寬,直通到江邊的松浦大橋,在橋上看著這座城市,就是一個字:美!以後太平橋真是要四通八達了,江南江北,去哪兒都方便了。』錢文強說。

  意義:太平橋是道外區也是哈市的一個經濟圈,雖然被稱為交通樞紐,但卻是經常三頭堵車、路路難行。社區主任餘金娥說,二十道街橋和松浦大橋開通後,往道外老城區去的通道也就通暢了。『從道外往南崗、香坊去也方便啊,下了橋往左直奔秋林地區和南通大街,往右就是東直路,去東站、去會展中心、去省政府都方便,左邊路上車多往右拐,繞一圈兒,沿著東大直街又回來了。地鐵要是開通了,這裡的交通就更便利了。』

  老城新景

  將為冰城再添一處地標

  見聞:11時30分,記者走上了二十道街橋。橋面上是雙向四車道,非常寬敞,兩側的居民樓在立交橋的映襯下盡顯大都市風采。記者沿著寬敞的橋路前行,看到以往棚戶林立的老道外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的百年太古街,現在路面寬闊平整、兩側都是新建小區,二十道街橋在這裡也闢出了一個雙向車行通道;中華巴洛克建築密集的靖宇街也與二十道街相連,遠望即可將城市百年老商圈盡收眼底;曾經只是條江堤路的北環路北新街段如今已是連接道裡和道外兩區的主乾街路……三條百年老路既與新橋相連,又獨立延伸,由於路面修擴一新,橋上雖然沒有通車,但以往橋下經常堵車的情況已是一去不復返。

  意義:記者從哈市建委了解到,松浦大橋主塔承臺高達160米,呈鑽石型,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景觀,將成為哈市新的標志性建築。為了配合沿江生態長廊保護性開發,松浦大橋兩岸還將建設大面積的綠地景觀,增添供游人休閑娛樂的各種設施。松浦大橋在帶動松花江兩岸交通發展的同時,還將隨著橋下狗島濕地公園和兩側沿江濕地生態長廊的建設變得越來越美。

  一橋飛架

  江南到江北只要10分鍾

  見聞:松浦大橋13日剪彩後即將投入使用,雖然還在封閉中,但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市民先睹為快。高聳的『龍骨』、斜拉的鋼索、寬闊的橋面、潔白的護欄,這座備受整座城市關注的大橋,與浩渺的松花江水融為一體,形成了一道壯美的景觀。

  『我們是對岸松浦鎮的居民,前兩天已經走過這座橋了。』一名領著孩子的女士說,『聽說松浦大橋將開通新的公交線路,以後我們坐公交車過江再也不用繞一個多小時了。』

  『我家在江北,橋通之後我開車回家就不用繞行了,每天上下班20分鍾就搞定,以前再加一個小時也夠嗆。』市民潘女士熱盼松浦大橋通車。

  意義:松浦大橋通車後將承擔重大的分流作用,徹底改善哈市目前相對單一的越江方式,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越江道路選擇。屆時,從江南到江北只要10分鍾,道外區到利民開發區只需25分鍾。不但會有城市公交延伸過來,長途客運站點也會在此建立起來。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