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松浦大橋通車剪彩儀式現場。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 |
松浦大橋正式通車。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 |
公交車輛連接兩岸。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東北網10月13日訊(記者 孫曉銳)『一橋飛架,助兩岸跨越發展;中興工程,促城市加快騰飛』。13日上午,哈爾濱市2010年城建重點工程竣工剪彩儀式在松浦大橋舉行。儀式上,新中國成立以來,哈爾濱市首次自行組織建設的第一座特大型跨江橋梁——松浦大橋正式通車。
據悉,松浦大橋工程南起道外區南勛街,北至松北區永勝路,全長4.027公裡,主線橋梁長度3.45公裡,由南引橋、跨江大橋和北引橋三部分組成。其中,主橋采用獨塔斜拉橋,其結構為半漂浮雙索面體系,主跨268米,邊跨208米,主塔高160米,橋寬39.5米,雙向八車道,兩側各設2米寬人行道,最大高峰小時機動車流量9800輛,橋梁設計荷載采用城市A級,橋下淨空可滿足松花江三級航道通行需要。工程概算投資16.47億元。
![]() |
松浦大橋全貌。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 |
市民載歌載舞慶祝大橋通車。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 |
建設者們拍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松浦大橋工程自2008年5月25日開工建設以來,工程技術人員相繼克服了作業地域條件復雜、工藝流程多樣、有效作業時間短、交叉點多,以及受汛期和冬季、雨季影響大等困難,在工程設計、施工規模和技術工法等方面刷新7項全省和全國記錄,成功應用了十餘項國內領先技術,解決攻克近百個建設難題,並通過采取冬季不間斷連續施工等方式,全面提昇了工程建設速度,原定3年的工期,僅用2年半的時間提前建成通車。
建成後的松浦大橋,是目前松花江流域上工程規模最大、工藝最復雜、科技含量最高、結構形式最新穎的越江通道。其108根斜拉索組成的主塔『倒扇形』雙層索面,托起了主橋476米鋼混疊合梁、主橋橋面系,以及跨江主橋車輛最大荷載在內的總計3萬噸的重量;其268米的主橋主跨,躋身我國大跨度獨塔斜拉橋中第八位;其160.221米高主塔,構成了哈爾濱市新的地標性景觀。
![]() |
大橋氣勢恢宏。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 |
大橋通車慶典。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攝 |
松浦大橋的建成通車,為城市東部地區增添了一座重要的過江交通樞紐通道,使其南北越江通行時間縮短到10分鍾,不僅有效緩解了松花江兩岸現有過江交通壓力,而且使城市路網進一步與哈大、哈依、哈綏公路緊密銜接,在哈爾濱市闊步邁向松花江時代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松花江上正在使用的跨江大橋包括,已建成通車的王萬鐵路橋、四方臺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濱洲鐵路橋、繞城高速松花江特大橋(四環東江橋)等5座大橋;剛剛建成通車的松浦大橋;正在建設中的三環路西線跨松花江大橋(陽明灘大橋)、東江橋2座大橋。共計8座跨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