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 16日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又被稱為老年節。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市60歲以上老人超過122萬,佔城市總人口12.7%,超過國際上傳統定義的老齡化社會的臨界值,成為我國最早進入老齡社會的城市之一。其中,空巢老人超過54萬,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達到21萬左右。近日,記者隨多名70歲以上老人出行,體驗高齡空巢老人在洗浴、出行、理發等生活必要服務中遇到的諸多難題。無人陪護難享必要服務
12日,由於室內溫度低,75歲獨居老人錢大娘想到小區附近的浴池洗澡。她在小區附近找了兩家浴池,都被員工以『年紀太大,應由家人陪護』為由拒絕。南崗區建文社區的溫書記告訴記者,老人洗浴難的問題在冬天尤為嚴重,一些浴池甚至貼出『無人陪護高齡老人免進』的告示。
近日,平房區97歲的老太汪振興想出門辦身份證,她60多歲的女兒連續攔下幾輛出租車,但司機一看兩人歲數大,以各種理由拒絕搭載。無奈老人只好向當地派出所求助,由民警護送出行。
采訪中,很多高齡空巢老人表示,因為身體不好等原因,出門乘坐公交車、買菜、理發都有諸多不便。一些老人想到僱保姆照顧自己的起居,但很難找到全天陪護的保姆。由於男保姆少,一些男性老人更要面臨去洗浴無人陪護的問題。
怕擔責任公共服務說不
道裡區一家浴池的老板表示,公共浴池地面較滑,有些地面沒有防滑墊,沒有陪護的老人一旦出現意外,浴池就要承擔責任。曾有同行因此賠償了上萬元,因此他們不敢讓沒有陪護的老人進入浴池。
飛達、天鵝等出租車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出租車公司並沒有對高齡老人乘車做特殊規定,司機遇到高齡老人獨自乘車不得拒載。出租車司機陳師傅向記者訴苦,出租車上只有司機和乘客,一旦搭乘的老人在車上急病發作,司機很難說得清。因此,看到年紀過大或看似身體不好的老人獨自打車,出租車司機往往會拒絕。
據市公共汽車總公司運營處長劉柱民介紹,近年來由於政府實行老年人乘車優待卡制度,公交車成為老人出行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於車上乘客多,司機在駕駛中根本無法照顧車內老人,老人在乘車時摔傷、撞傷等意外時有發生,公司每年要為此付出上百萬元補償款。
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的井主任表示,近年來為老人僱傭陪護的訂單明顯增加,已經佔到僱傭信息的60%左右。由於照顧老人工作量相對較大、工資較低,老年陪護的數量很難滿足市場需要。每天家政公司接到僱傭老年陪護的信息中,僅有三分之一左右能夠找到合適人選。目前,老年陪護的月薪在1000—1400元左右。由於陪護緊缺,有些僱主為了爭好的陪護,甚至將傭金漲到每月2000元。
我市將設專門助老服務
記者從市老齡委獲悉,針對我市高齡空巢老人難享必要生活服務的問題,老齡委正在積極增加養老院床位,整合、規范小型養老院。同時,參考我國其他城市的做法,出臺多項措施,其中有些措施正在進行試點。
目前,道裡區兆麟街道辦事處柳樹社區正在試行『15分鍾社區服務生活圈』,由街道辦事處、社區招集轄區內的各醫院、超市、飯店、家政等與老人生活相關的駐街單位,形成資源共享,並將服務手冊分發給老人。老人只要一個電話,十餘分鍾內就能享受到需要的服務。
市老齡委工作人員表示,為保證老人乘坐公車發生意外時能得到必要補償,老齡委准備借鑒烏魯木齊、撫順等城市的經驗,由政府和個人共同埋單為老人購買乘客人身意外傷害險。目前,這項措施已進入調研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