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 (劉偉 記者曹曦)13日下午,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政府《關於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報告》。
組成人員認為,2006年以來,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分兩批啟動了新農村建設試點。經過五年建設,創造了很多好的典型經驗,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組成人員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個核心,集中抓發展,突出抓民生,重點抓試點,面上抓推進,在更高層次上紮實穩步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要把發展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要抓住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的機遇,加快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高等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與市縣的科技共建。要不斷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特色、綠色農業,盡快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突出抓好農產品的加工轉化增值,發揮好龍頭企業對農戶和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要搞好農民工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勞務輸出層次和規模。要把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和組建農機合作社等農業項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建設促進農民增收。
要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要與『十二五』規劃和2020年小康目標相銜接。要進一步完善細化符合當地實際、可操作性強的村鎮體系規劃,規劃要到鄉鎮、到村屯。要制定和完善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農民進入中心村、區域中心村和中心鎮。要加快編制建設規劃,廣泛聽取基層乾部和農民群眾對規劃的意見和建議,注意尊重農民的生活習慣,努力解決好進入小城鎮、中心村後生活成本提高等實際問題。
要突出解決好民生問題。切實解決好『路、水、能、房、醫、學、文、保』等農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繼續搞好農村公路建設,加強飲水安全建設,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農村清潔能源,加快泥草房改造,研究撤屯並村後富餘的宅基地如何開發利用。要不斷改善農村醫療條件,要進一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繼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加快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要通過試點示范引導面上新農村建設。要認真總結前兩輪試點經驗,合理布局第三輪試點,以點帶面,推動新農村建設整體上水平。要把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農村公路、人畜飲水、泥草房改造、農村環境整治等專項推進,實現新農村建設由點向面的擴展,帶動非試點村的快速發展。
要探索和建立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用於新農村建設的專項資金要逐年增加,幫建單位要在規劃制定、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等方面繼續大力支持,要通過場縣共建促進新農村建設,要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村基礎設施養護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