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 近期,韓國白菜減產導致價格暴漲,不少經銷商看好出口商機紛紛湧入哈爾濱搶菜。然而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次因『泡菜危機』而產生的『商機』,實則是充滿風險的雷區。目前韓國火爆的白菜行情已出現轉折,盲目跟風炒作風險巨大,最終受損害的將是本地白菜產業。
有消息稱,作為韓國的『國菜』,泡菜用的原料大白菜因9月末以來氣候異常造成大幅減產而價格暴漲,當地超市一棵白菜的價格一度達到1.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9元)。由於供應嚴重短缺,韓國政府決定從中國進口5萬噸白菜解燃眉之急。一時間,不少經銷商湧入哈爾濱收購白菜。從9月末開始,許多菜販子就駐紮在道裡區的薛家、小趙家等白菜主產地收菜,一些本地經銷商見外銷利潤可觀也試圖加入這一行列。與此同時,哈市白菜價格一路走高,最新售價已從剛上市時每市斤0.25元漲至0.45元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次白菜炒作和之前國內炒作綠豆、大蒜類似,少數莊家獲利巨大,眾多跟進者由於信息不對稱、市場行情變化快、保障機制匱乏,最終損失慘重。河北一位長期從事蔬菜進出口生意的經銷商認為,此次白菜商機只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持續時間最多至本月底,一則韓國大白菜和山東大白菜很快收獲;二則投機客增多,很多圈外人開始參與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他提醒,只有熟悉國際貿易、匯率變化,且擁有進出口權的經銷商纔有機會在這次韓國『泡菜危機』中獲利,盲目介入炒作風險巨大,目前青島港已有不少貨櫃白菜因不符合韓國要求而被退回。
最新消息顯示,韓國市場白菜行情已經開始出現轉折,短期內價格迅速回落,價格從最高的每棵1.5萬韓元回落至1萬韓元(合人民幣60元)。
市農委蔬菜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種植的白菜中適合做韓國泡菜的只有『586』和『冬儲十八斤』兩個品種,而且多被用作窖儲菜,等待冬季錯時高價銷售。另據了解,韓國人喜歡用黃心、小棵的白菜做泡菜,而哈爾濱的普通白菜多是白心的,纖維粗、水分大,大部分不適合制作韓國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