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銀發經濟發展緩慢 『老年節』難買老人商品
2010-10-17 09:06: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管建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10月16日專電 題:『老年節』難買老人專用商品『銀發經濟』為何發展緩慢

  新華社記者 管建濤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從1989年開始,中國又將這一天定為『老年節』。在『老年節』來臨之際,記者在哈爾濱部分商場發現,不僅很難買到老年專用商品,商家也沒有針對『老年節』准備相關的促銷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67億,佔總人口的12%。在巨大的消費市場面前,『銀發經濟』為何發展緩慢?專家認為,傳統觀念制約和購買力不足是主要原因。隨著老年人口絕對數量的提高和老年人購買力逐漸增強,夕陽老人必將催生『銀發經濟』這一朝陽產業。

  『老年節』難買老人專用商品

  民俗專家稱,將『重陽節』這一天定為『老年節』,取九九重陽之義,寓意健康長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重視和關愛老年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但記者在市場上發現,針對老年人的商品大都集中在保健和養生系列,生活用品和為老服務的市場供應很難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15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幾家大型超市看到,商家並沒有因為『老年節』的到來有任何促銷活動,有的工作人員甚至不知道『重陽節』也是『老年節』。

  在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衡山路上的一家手機賣場裡,記者並沒有找到針對老年人開發的手機,只有幾款鍵盤稍大的手機相對適合老年人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幾年曾經有公司推出了幾款老年專用的手機,但因為銷量不好,很快就退出了市場。

  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教師關學瑞准備在『老年節』前給父母買個禮物,但他在商場裡轉了一圈,也沒買到滿意的禮物。他說,現在的保健品各式各樣,自己也不知道有什麼判斷標准,生怕花冤枉錢。本來打算買個足浴器,也因為沒有老年專用型失望而歸。關學瑞說,買禮物,本來就是要給老人一個驚喜,可現在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商品太少了,給老人的禮物沒有任何新意可言。

  正在商場購物的一位劉姓老人告訴記者,市場上很少有老人用品的專賣店或者專櫃,平時所購商品也幾乎沒有老人專用字樣。記者在商場的衣服和鞋帽專區發現,老年人的服飾不僅數量較少,而且款式較為單一,顏色品種也不多,琳琅滿目的商品中很難發現真正適合老年人的商品。


 

  多重原因阻礙『銀發經濟』發展

  不少商家表示,不是不想趁著節日搞促銷,實在是由於現在老年人的購買力較低。加之老年商品特色不鮮明,利潤低,所以對『銀發經濟』這塊蛋糕持觀望態度,這也阻礙了『銀發經濟』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日常生活用品僅僅是『銀發經濟』的一部分,『銀發經濟』還包括休閑娛樂、為老服務等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產業。相對於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速度,社會上能夠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機構較少,我國『銀發經濟』發展相對緩慢。

  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教授陳鍾林認為,老年人的購買力低是『銀發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屬於弱勢群體,可支配收入有限,退休以後的工資越來越少,消費能力受限。而且受傳統觀念影響,老年人將很大一部分錢用來儲蓄和為兒女服務。

  此外,人們『重小輕老』的觀念影響了老年人的購買力。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娛樂休閑等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但對老年人的投入卻相對較少。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吳帆說,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各種養生節目,說明老年人的健康醫療和日常保健需求很大。但由於市場准入機制和監管不到位,保健品市場顯得相對混亂,影響了老年產業的發展。

  吳帆說,現在市場上的老年商品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用品和醫療保健方面上,老年產業結構單一。而老年人在休閑娛樂、旅游、教育等精神文化層面的消費需求正處在發展階段,老年人的消費欲望和消費實力還有待挖掘。

  社會學家認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絕對數量的增長和老齡化速度的逐漸加快,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銀發經濟』的發展和壯大以及老年群體需求的有效滿足不僅僅關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夕陽老人催生朝陽產業

  吳帆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在服飾等生產和生活用品方面的消費比例逐漸降低,但是在服務、保健等方面的消費比例逐漸提高,總體購買力也是在逐漸提高。老年人購買力逐漸提高,這預示著夕陽老人將催生『銀發經濟』這一朝陽產業。

  吳帆說,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逐漸完善,老年人在滿足了基本的溫飽之後開始尋找提高生活質量的健康、快樂消費。更多的老人走進社區文化中心休閑娛樂,走進老年大學尋求終身教育,老人的潛在需求正在慢慢演變成現實需求。

  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淑梅介紹,我國的『銀發經濟』還處在培育階段,但已經展露苗頭,有的商家抓住機遇,提供了針對老人的專業化服務商品。哈爾濱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集通訊和緊急呼救於一體的通訊設備。老年人在享受通訊服務的同時可以通過緊急求救功能在第一時間聯系到相關工作人員。

  李淑梅說,政府應該對『銀發經濟』進行有效的政策引導,將『銀發經濟』納入發展規劃,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培養企業的消費信心,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市場准入標准和監管機制,促進老年市場的發育和老年產業的發展。

  經濟學家認為,發展『銀發經濟』需要形成一個有效的產業鏈,只有這樣纔能使老年產業做實、做大。特別是在老年人的服務方面,要逐步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要以發展『嬰兒經濟』的責任心對待『銀發經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