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18日訊 10月16日,人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裡,很多鶴城人通過各自的方式詮釋著九九重陽之意。
老年公寓慶團圓
『來,小玲,陪阿姨喝兩杯。』
![]() |
『李姨,我酒量可不行,只能喝一杯啊,再喝可就要上頭了。』10月16日14時30分,住在聖水湖老年公寓裡的老人們圍坐在陽光大廳裡享受著溫馨的重陽節聚餐。經理小玲穿梭在老人周圍,一邊幫著夾菜,一邊給老人倒酒,看著老人們吃得高興,小玲心裡著實很欣慰。
居住在聖水湖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共有70多位,年齡最大的91歲。除了有30多位老人因行動不便只能由護理人員照顧在房間吃飯,其餘40多位老人都參加了聚餐。
小玲說,為了這次聚餐,她一大早就直奔菜市場選購最新鮮的食材,希望為老人們做一桌豐盛的大餐。其中還有一道是她特別准備的『雞蛋羹』,取重陽節『登高』、『長壽』之意,希望老人們都能長長久久、高高興興。
禮物送給咱爸媽
重陽節的前一天,『80後』自由職業者圓圓就開始穿梭於各商場進行『淘寶』。在男裝、女裝、男鞋、女鞋逐個櫃臺巡視好幾遍,因為她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都買一份重陽節禮物。
『因為父母那個年代的人都很節儉,一年到頭也不捨得買件新衣服,所以,我結婚以後,就利用各種大節小節,給家裡的四個老人買禮物。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嘛,這東西送得名正言順。』圓圓說,其實老人並不需要子女花錢給他們買東西,知道我們生活好他們就高興了。但是,子女婚後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老人難免孤單,我和愛人就決定每個節日都盡量陪老人一起過。
無線電波傳親情
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思親之情自然更難壓制。
在上海工作的何英女士離開齊齊哈爾已經有10年了,而她的父母故土難離一直在鶴城生活。『有時候忙起來,不能每天都給父母打電話,但是在父母的生日以及新年、中秋、重陽節時,我一定給父母打電話或者聊視頻,向他們匯報我的近況。聽聽他們的聲音,我心裡就覺得一家團圓了。』何女士說。
張家庸老人的女兒和女婿還有外孫都在美國生活。老人告訴記者,重陽節這天,外孫從美國來電話了,非常自豪地背誦出新學的幾句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裡故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