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發揮領導班子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2010-10-18 09:14: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中共黑龍江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關鍵是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省委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中,堅持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以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為重點,明確提出了『提高素質、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推動發展』的主題,突出發揮領導班子的帶頭示范作用,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打牢基礎、突出中心,不斷增強領導科學發展的素質與能力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首要的是提高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的政治素質。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的一系列方針和部署,著力在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思想政治修養上下功夫,通過深入學習具有鮮明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為此,我們創新省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方式,選調省內知名專家學者集體備課、專題講解。堅持課題組集中備課、專家學者專題講解和中心組成員集中研討相結合,集中學習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黑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推進黑龍江黨的建設』,『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高黑龍江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黑龍江旅游業』等專題。在學習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省情,研究對策,深化了對經濟發展快與慢、進與退、好與壞等戰略問題的認識,作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並在三江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哈大齊工業走廊區建設、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等重大發展問題上形成了共識,明確了方向。同時,我們加強黨性鍛煉,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活動,在『六個為什麼』、『劃清四個重大界限』、『七個怎麼看』等重大問題上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必須引導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進一步強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在中心組學習中,安排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和國際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安排反映世界發展趨勢的現代市場經濟、現代國際關系、現代社會管理和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內容,開闊領導乾部視野,擴大領導乾部的知識面。我們整合教育資源,每月舉辦一次『龍江發展講壇』,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金融外經外貿知識、對外開放、能力素質提昇、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等內容,聘請國內外高級專家學者、中央國家機關高層次領導乾部,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到『講壇』作報告,打造了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的新平臺。『講壇』在省委黨校設主會場,全省13地市設視頻分會場,『講壇』對象是省直各單位、在哈省屬高校的省管乾部、廳級後備乾部,各市(地)省管乾部、地廳級後備乾部,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駐各地省屬高校及省直單位的省管乾部、廳級後備乾部,每期都有5000餘人聽取報告,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必須引導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進一步樹立良好的學風。為了推動學風的轉變,我們把領導班子自學和向實踐學習結合起來,一方面,嚴格堅持領導乾部自學制度,及時向省委中心組成員提供學習資料,特別是中央推薦的最新書目,切實做到先學一步、多學一些、學深一些;另一方面,努力向實踐學、向基層學、向群眾學,把了解和掌握基層乾部群眾的心聲,解決基層乾部群眾的困難問題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活動,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促進調查研究工作的學習化、制度化、規范化。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破解阻礙科學發展的難題

  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我們針對黑龍江發展觀念落後、思想不解放等問題,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作為一項重要學習內容貫穿始終。

  打造創新型領導班子,形成解放思想的『龍頭』。以中心組學習為抓手,促進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思想觀念大轉變。省委中心組通過專題學習、實事求是地算賬對比。一方面,挖掘了自身的發展潛力,梳理出了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生態資源、物產資源、外貿資源、科技資源、人纔資源和精神資源等有利於發展的『十大優勢』,對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走怎樣的道路、要發揮哪些優勢、要達到什麼目標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與發達省份橫向對比,也清醒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夠,發展意識不強,創新力度不大。實現黑龍江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特別要在領導層率先解放思想,樹立與科學發展相適應的新觀念。我們用這些新的思想認識引導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指導地市結合實際深入解放思想,打造了解放思想的『龍頭系列』。

  組織解放思想大討論,認真查找問題。我們梳理出6大方面112個制約黑龍江發展的重大問題,在全省組織解放思想大討論,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熱潮。抽調專家學者組成解放思想宣講團,在全省巡回宣講;樹立一大批各個層面的解放思想的典型,依托新聞媒體和報告會廣泛宣傳。通過科學理論『引』、領導乾部『帶』、查擺問題『促』、討論交流『推』、巡回宣講『幫』等措施,破舊立新,實現了從老守田園、小富即安的傳統文化束縛中解放出來,樹立不甘人後、勇擔風險、勇於創業的新理念;從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中解放出來,樹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破解難題的新理念;從自我發展的半封閉狀態中解放出來,樹立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發展的新理念;從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片面性中解放出來,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

  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樹立新理念的基礎上,我們向舊問題『揮刀』,向新障礙『亮劍』,著力破解產業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經濟增長粗放等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著力克服『怕、難、懶、散、慢、僵、浮』等作風問題。為了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們制定了《關於建立健全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長效機制的意見》,形成了以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增強科學發展能力、規范科學發展決策、落實科學發展措施、優化科學發展環境、共享科學發展成果、考評科學發展績效、引導科學發展輿論等為主要內容的制度體系,加大執行制度的監督力度,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針對基礎設施不足、投資規模偏小、產業結構不優、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等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加大攻堅克難力度,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抓好以建設現代交通網絡等為重點的大項目建設,在創造經濟發展條件上不斷突破;又比如,針對民生問題,省委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2009年投入800多億元在全省深入實施了教育公平、公共醫療衛生、就業和再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設、『三供兩治一綠』、農村扶貧開發、農村新型能源建設、平安龍江等十大民生工程。全省五項社保基金結餘總量達600多億元,將47.5萬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在全國率先解決了特殊歷史時期特定用工群體的『老有所養』問題。


  創新機制、凝神聚力,不斷激發領導班子學習動力與活力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模范帶頭作用,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把力量聚集到實現黑龍江科學發展的宏偉目標上來。

  一是加強學習激勵保障機制建設。我們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把制度建設與習慣培養結合起來,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實施意見》,建立完善了考核評價機制、述學評學考學機制和激勵保障機制,強化領導班子的學習,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形成學習習慣。以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為抓手,加強班子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建設,以實事求是的勇氣、蓬勃向上的活力、真抓實乾的精神樹立班子威信,凝聚全省乾部群眾的力量。一些地市在領導班子中實行了『一幫』(幫助所包單位制定建設規劃、完善學習制度、確定推進措施)、『兩抓』(每個中心組成員必須抓一個學建活動示范點,抓一個學建活動好典型)、『三包』(對基層學建活動包專題輔導、包工作指導、包解決難題)、『四定期』(定期檢查基層學建工作運行情況、定期召開專題研究會、定期解決學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定期總結示范點的經驗)制度,保證了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帶頭示范作用的發揮。

  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找准黨建工作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結合點,跳出就創建抓創建的思維定勢,引領基層黨組織把工作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增強了創建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強化組織保障,實現了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組織抓學習;強化陣地建設,實現了學習陣地對城鄉的覆蓋與共享;強化機制創新,實現了領導協調機制、考評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重學習、守信念、講奉獻,能夠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發展致富的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結合『先鋒工程』和『創先爭優』活動,組織開展了以『一個班子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個先鋒』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主題實踐活動,使黨組織真正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者、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三是利用特有的精神資源推進學習實踐活動。組織開展了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同時,緊密結合『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等發展戰略,把黨員、乾部的精神與思想,凝聚到實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上來,凝聚到建設和振興黑龍江的新實踐上來,凝聚到盡早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宏偉藍圖上來。通過開展深入的學習教育活動,既弘揚了偉大的黑龍江時代精神,又明確了自身的努力方向,為推動黑龍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原載《求是》2010年第20期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