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記者 邵奇)記者19日從黑龍江省制米行業質量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全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加大了對制米行業的服務力度,強化了對制米行業質量的監管,全省大米產品連續五年的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7%以上。
據悉,全省質監部門在全省9050個行政村建立了農村標准化宣傳推廣站、科技推廣站和計量公正服務站,在我省64個縣(區)局建立了名牌產品展廳,評選大米名牌產品42個,佔全省名牌產品的11.7 %。
全省劃分了125個『雙重監管』區域,由207名執法人員和207名檢驗檢測技術人員共同承擔『雙重監管』責任,對近1998家重點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戶籍式』的管理。同時組建食品安全特別執法隊。目前,13個市(地)局均組建了食品安全巡查執法隊,並配備了行政執法和技術執法車輛,對監督制米行業提昇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適時開展大米產品抽查監測,對大米產品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監測,及時向當地政府反饋監督抽查結果,強化不合格大米產品的後續處理工作;實行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對監督抽查的不合格產品,責令企業主動召回。對制米行業的名牌企業、龍頭企業和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地區以及有規模、有潛力的制米企業,全省質監部門將加大扶持服務力度,將提供先進的質量標准和監管服務。質監系統的標准化館要向制米企業全面開放,向其無償提供標准,包括俄羅斯標准、歐盟標准;提供儀器設備的檢驗、檢定服務;幫助企業完成ISO9000認證和環境及職業健康認證,HACCP認證等工作;加強對制米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指導。
同時,完善黑龍江省制米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大黑龍江省大米的宣傳力度,擴大黑龍江省大米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