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近幾年,哈市十分重視路橋改造,但很多市民反映,路過家門口的橋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也把噪音帶給了他們。二環橋,2001年建成以來一直沒有安裝隔音板,噪音污染以及塵土污染對橋兩側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
18日早9時許,記者在二環橋香坊區域公濱路路段看到,這裡有很長一段二環橋緊挨著居民樓,橋體高度與3層樓相當,其中菜藝街1號樓與二環橋的距離不足2米。記者來到二環橋上向居民樓望去,發現居民樓2樓和3樓的窗戶90%都拉著窗簾,記者往其中一家沒有拉上窗簾的居民家裡望去,室內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連掛在牆上的時鍾指針都能看清楚。
記者繞到居民樓院內敲開了3樓一家住戶的房門,屋主王平告訴記者,二環橋建成10年以來,每天噪音不斷,尤其是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噪音特別大,『從二環橋上開過的汽車壓到橋體接縫處發出「咯?」的聲響,都能把我們嚇醒了,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我們都不敢開窗戶』。王女士還告訴記者,原本是她的父母住在這個房子裡,可是老人年紀大了,根本受不了這種噪音,經常成宿睡不著覺,如今已經患上了神經衰弱。後來,她和丈夫跟父母換了房子纔搬到這裡。『我們是年輕點,可是誰也受不了這種長期的噪音呀。』王女士說。
記者跟隨王女士到隔壁鄰居家,鄰居是一位姓宋的獨居老大娘。宋大娘告訴記者,因為耳背,她幾乎聽不見什麼噪音,可是她告訴記者,二環橋建成通車以後,屋子裡的灰變得特別多,陽臺的窗戶從來不敢開。宋大娘家的陽臺正對著二環橋,距離僅有十幾米,陽臺外側的窗戶楞上布滿了灰塵,足有2毫米厚。『這是前天我姑娘來給我擦的,兩天就積了這麼多灰,我老胳膊老腿也乾不動了,啥時候能乾淨點呀!』老太太一邊搖頭一邊說道。
隨後記者又來到道裡區河鼓街,這裡正處在二環橋上橋處,每天往來的車流量很大。記者在河鼓街25號看到,橋體旁不足10米的地方就是居民樓,橋高和3層樓差不多。家住此處的居民告訴記者,這裡的車流量很大,尤其到了晚上,大型貨車特別多,有車經過時,在屋裡說話都得大聲喊,電視不開到大音量都聽不清。為此,居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在橋兩側安裝隔音板,讓他們的生活環境安靜些。
記者了解到,二環橋的經營以及養護工作是由哈爾濱新時代公司負責的,新時代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二環橋當初在建成時沒有做環評就通車了,他們接手以後也一直沒有完成這個項目,現在如果要加置隔音板,需要市財政部門撥款,新時代公司承諾會積極與市有關部門聯系,盡早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