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拜泉縣驚現『羅彩霞案』 冒名頂替考上大學考取律師證
2010-10-21 11:10: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畢詩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鄒艷玲的第二代身份證

王慧傑冒名頂替後身份資料

鄒艷玲生活照

王慧傑的原始身份資料

  東北網10月21日訊 『羅彩霞事件』剛剛平息,冒名頂替事件又在黑龍江拜泉縣出現:如果不是今年1月的一次偶然,也許永遠不會知道多年前的真相: 1995年9月,鄒艷玲進入拜泉縣興農鎮中學讀初中,1997年(讀初二)鄒艷玲中途輟學,而冒名頂替她的同校同學王慧傑那一年已經讀初三,並參加了中考,但她沒有考取縣一級高中。也正是在此時鄒艷玲的學籍檔案被盜用了。因為考取當地縣一級重點高中必須是應屆生,而鄒艷玲是1981年3月29日生人,而王慧傑是1980年2月20日生人,當時的學校為了昇學率,讓比鄒艷玲大一歲且高一年級的王慧傑頂替了鄒艷玲的檔案。於是王慧傑搖身一變成為當年的應屆生,並於1998年考取了拜泉縣高中,後來又順利考取了黑龍江大學,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還考取了律師證……

  整件事情聽起來有些令人不可思議,冒名頂替從初中就開始了,冒名者居然還順利地讀完了高中、大學甚至考取了律師證。無論是高考還是律考,在人們的眼裡都是神聖的,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這背後究竟有些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近日,記者一行二人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A

  購房貸款牽出冒名頂替的人

  從法律意義上講,『拜泉羅彩霞』(鄒艷玲)事件並不復雜,證據充分;從社會意義上,這一事件意義重大。

  昇學、戶口、工作關系到一個農村孩子一生的命運。

  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孩,經家長、學校、基層公安戶籍管理人員,制造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奇聞?公安、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任何一個環節負起責任,也許事情就不會發生。

  『一個擁有真實戶籍資料的「假鄒艷玲」就真實地存在了這麼多年。而真鄒艷玲卻成了「黑戶」?在國家常住人口查詢系統中查詢到的只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碼,而照片卻成了別人。而經過多方查詢,纔找到頂替自己的假「鄒艷玲」』。鄒艷玲的丈夫宮顯永告訴記者,2009年9月份,他和妻子鄒艷玲在遼寧省營口市?魚圈買了一套79.6平方米的樓房,總房款為20.5萬元,首付6.55萬元,貸款14萬元。當時正趕上銀行貸款利率打七折,2010年1月份?魚圈售樓處通知宮顯永說,鄒艷玲的身份證出了問題,銀行貸款沒辦下來,要求宮顯永夫婦重新到?魚圈進行身份核實。

  當宮顯永夫婦趕到?魚圈,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查詢鄒艷玲的身份資料時發現,所查到的是一個和鄒艷玲擁有同名同一個身份證號碼(230231198103291846)的人。該人現在廣東工作,她的原籍地也是黑龍江拜泉興農鎮人,她手中有五張銀行卡的信用卡,而鄒艷玲的身份資料在黑龍江省公安廳的常住人口查詢系統中查詢到的仍然是鄒艷玲的身份。由於身份資料出現問題,鄒艷玲夫婦的房貸遲遲辦不下來,直到4月份銀行利率由七折轉為八點五折,他們的貸款還是沒有蹤影。

  這讓鄒艷玲很氣憤,她更是一頭霧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肯定是有人在冒用自己的身份資料!可是,對方是怎麼做到能將假資料放到國家常住人口查詢系統中去的呢?這個人現在究竟在哪?她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冒名頂替自己的戶籍資料呢?一連串的問題湧到了鄒艷玲的腦海裡。


  B

  警方介入調查:假『鄒艷玲』浮出水面

  經多方查詢無果的情況下,鄒艷玲夫婦只好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並期待得到法律救濟。拜泉縣公安局戶籍科民警立即展開調查,最後查到拜泉縣興農鎮中心學校(由於近年鄉村並校改革,原興農鎮中學和周邊的幾所中小學合並)。經查:當年學校為了昇學率曾經為王慧傑辦理了冒名頂替鄒艷玲學籍一事。由於當時的戶籍管理還沒有網上戶籍,所以只是通過個人關系稍作疏通假戶藉就可以造成。

  王慧傑頂替鄒艷玲以後,真的考取了拜泉縣唯一的重點中學拜泉一中,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考取了大學,甚至大學畢業後還考取了律師證。一頭霧水的鄒艷玲終於知道,自己的戶籍資料是怎麼被人冒名頂替的了。可是,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麼多年,王慧傑以『鄒艷玲』的名字經歷了這麼多事,造假事件怎麼就沒被人發現呢?如果沒有到外省貸款的經歷,是不是就永遠也不會發現自己的身份資料被人盜用?

  『目前,完全可以認定,王慧傑冒名頂替的事實。那麼,現在所用的戶籍資料是盜取鄒艷玲的,應該立即停止侵權行為。』10月18日,拜泉縣公安局戶籍科科長韓志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王慧傑在廣東現在所用的戶籍資料就是假的,廣東警方應當立即介入調查並予以取消。

  韓志波說,自從接到鄒艷玲的報案後,拜泉縣警方已多次與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田派出所聯系過,並先後幾次給對方發函說明情況,並請求對方援助解決此事,可是深圳方面,一直表示與當事人聯系不上。

  『事情一直拖延到今年大約5月份的時候,王慧傑從廣東回來,並到拜泉縣公安局戶籍科,與警方溝通這一事件。』韓志波說,當時王慧傑態度很不好,極其不配合,並表示戶口資料是當年學校幫助建的,而且自己上大學的學校也沒有提出異議,所以責任不在自己。


  C

  假『鄒艷玲』要求真鄒艷玲改名

  『2010年5月16日,忽然有個自稱叫鄒艷玲的給我打電話,說想找我談談重名的事,要我回拜泉,費用她們出,我說我很忙,回不去的,如果你有誠意,來大慶找我吧,我目前在大慶。』鄒艷玲的丈夫宮顯永回憶說,王慧傑當時突然給他們夫婦打電話並說要解決關於冒名頂替的事。這讓鄒艷玲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為了尋找自己的合法身份,幾個月來夫婦二人四處奔波,總算有回音了。

  5月18日晚上6點左右,王慧傑又給鄒艷玲夫婦打電話,稱自己已經到大慶薩爾圖區的『7天假日』賓館,希望和鄒艷玲夫婦面談。

  『他們一行來的有拜泉縣興農鎮中心校的趙德斌(音)校長,和學校的一名領導等一行6人,當時有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說自己叫「王慧琴」也叫「鄒艷玲」。』宮顯永告訴記者說,王慧傑當時承認自己冒名頂替了鄒艷玲的名字,並表示想和解。宮顯永和鄒艷玲也不想把事情鬧大,考慮到王慧傑也是個農村女孩,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很不容易。所以要求王慧傑只要不影響鄒艷玲的正常生活就行。

  『王慧傑說在深圳改名很難,費用還大,要求我們改名,我很同情她,我說我改也行,只要不影響我的生活叫啥都無所謂,但我有個條件,我有房子,檔案號和我妻子的身份證號碼要一致,再有我妻子的醫療保險卡的檔案號和身份證號碼也要一致。由於身份證所造成的損失,由你付。』宮顯永說,後來他們一行人表示,誰改名都很難,回去商量一下,讓我們等消息。可是,一直到今天也沒有消息。


  D

  檔案造假是事實,當事人找不到了

  2010年10月19日,記者聯系到拜泉縣興農中心學校校長趙德斌,據趙德斌介紹,這件事情詳細情況他不清楚。因為當年他不在這所學校任職,當年任職的老校長於新早已經退休了,此人無從聯系。

  『大約是五六月份的時候,記得那天下大雨,受一位朋友的委托我曾和王慧傑等人一起去過大慶一次,目的就解決此事。』趙德斌回憶說,鄒艷玲夫婦最後談到了同意更名,但是更改戶籍資料的事會造成一系列的損失,約五萬元左右,損失應由王慧傑承擔,最後王慧傑方面表示回去再商量此事。記得那天下著大雨,趙德斌和朋友以及王慧傑等人,是連夜返回拜泉縣的,到家都已經是第二天凌晨兩點多了。

  如此看來,王慧傑方面冒名頂替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那麼,為什麼王慧傑與鄒艷玲方面接觸以後就音訊皆無了呢?王慧傑如今究竟在哪裡當律師?如今廣東方面對此事是如何處理的呢?

  E

  廣東警方:不方便透露具體進展情況

  在宮顯永提供的從廣東省公安廳綜合查詢系統獲得的王慧傑(假鄒艷玲)的戶籍資料上記者看到,戶號:431126022;姓名:鄒艷玲;身份證號碼:230231198103291846;出生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拜泉縣;文化程度:大學本科;服務處所: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遷入日期:2009年10月21日。

  10月19日,記者致電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一位史(音)姓律師表示,2009年曾經有一名叫『鄒艷玲』的實習律師曾在該律師事務所實習過,此人已於今年年初離開德納律師事務所,現在不知去向。

  隨後,記者又致電深圳市福田區福田派出所資源隊,溫隊長表示,不能確認記者的身份,所以不便回答關於王慧傑冒名頂替鄒艷玲的事及將其戶籍遷至該轄區的相關問題。


  記者手記

  經過連續幾天的采訪,記者似乎愈發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在采訪過程中拜泉縣教育局一位姓胡的秘書告訴記者,這是1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追責,到哪裡去找人呢?當年的很多人都已離崗,很多原始資料已經無從考證,況且在今年六七月份的時候,齊齊哈爾市紀檢委也曾到拜泉縣來調查過,後來把許多資料都拿走了,但是至今還沒有結果。

  層層造假,真的就無從追究、無人可以管了嗎?

  羅彩霞和鄒艷玲的背後,實質上是受教育權的不平等,而在研究平等受教育權時,學者們大多會聚焦在對於貧困者的受教育權上。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這種差序格局注定了在受教育權的實現方面,農村與城市是有巨大差距的,但在這背後有著太多無法改變的東西。要改變這種不平等,需要一代代人為民主、法治、平等而努力奮斗。

  而鄒艷玲事件又與羅彩霞事件有所不同,不同的是鄒艷玲心存憐憫:覺得王慧傑同樣也是農村女孩,能走出農村在城市裡生活工作很不容易,所以鄒艷玲只要求她不要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即可,而且還同意改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碼,這是何等的胸懷?難道不是一種讓步和犧牲嗎?

  『冒名頂替』是一種投機手段,不知道該說鄒艷玲是幸運的,還是說王慧傑是不幸運的,可以說『冒名頂替』事件被發現以至被揭發,都存在著太多的偶然性。中央電視臺《今日觀察》欄目評論員劉戈評論『羅彩霞案』時曾說:『這個事情被發現是一個低概率事件,相當於一個人連續兩次中大獎……如果當時冒名羅彩霞的王佳俊沒有去銀行開戶,她們倆不是同時上的師范大學,這件事情可能永遠不會被我們知道。』

  的確如此,如果鄒艷玲不是去?魚圈買房辦貸款,也許這件事情將永遠不會被人知道。更多的羅彩霞、鄒艷玲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另一地方有個人曾經和現在都在使用著自己的名字,他(她)冒名頂替自己去上大學,也許更多的『鄒艷玲們』基於對方的承諾或勢力放棄了說出事情真相的勇氣,羅彩霞和鄒艷玲卻有不畏這些的勇氣。

  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關於社會理想圖景的預設,在那個社會中沒有冒名頂替者,權力不被濫用,城裡的孩子與農村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人與人和諧相處……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