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園』原貌

執法人員拆除『莊園』
東北網10月22日訊 今日,為配合哈爾濱市政府打造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百裡生態長廊總體規劃,哈市水政監察局聯合市公安局防暴支隊、市海事局、市水務局防汛辦、灘涂辦、河道處等部門,歷時近9個小時,對松花江大套子島上的22處違章建築進行了聯合清理。據哈市水政監察局局長景纔介紹,22日將對陽明灘島內的7處違章建築進行拆除。
目擊:22處違建夷為平地21日6時許,記者隨哈市水政監察局、水務局、灘涂辦等部門前往大套子島。在鄰近大套子島時,幾間民房格外顯眼。
哈市水政監察局局長景纔介紹說,市水政監察局會同灘涂辦等部門對島內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歷時三個月,詳細了解了島內違法住戶狀況,向其下達了《防洪清障通告》。
7時20分,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第一處違章建築轟然坍塌。9時30分許,記者來到該島上的一處『莊園』,這個『莊園』佔地千餘米,院子內有民房、車庫和倉庫,同時發電設備、衛星天線等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將挖溝機開進院,對房屋進行拆除。直到16時許,工作人員一共拆除大套子島上的22處違章建築。
隱懮:土壤沙化植被難復原哈市水務局灘涂辦主任郭卿學告訴記者,2003年他曾多次到大套子島踏查,當時這裡都是茂密的塔頭。由於這裡與外界相對隔絕,於是越來越多的農戶來到這裡開荒。
郭卿學說,吸引農戶來這裡開荒的一個原因就是塔頭地的營養非常豐富,幾乎不用施肥。不過,由於過度開發利用,土壤的營養逐漸流失,農戶就開始使用化肥、農藥,不但將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纔形成的塔頭濕地風光破壞殆盡,同時也給松花江水帶來很大的污染。另外,由於耕地多了植被少了,島上的土壤很容易沙化,這種土地如果想恢復原貌比較困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展望:封灘育島恢復生態據景纔介紹,清障工作實施之後,大套子島將以自然修復為主、人為重建為輔的方針,通過封灘育島等措施,恢復河流及濕地生態系統,為打造松花江『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實現『一江居中,兩岸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大套子島佔地7.68平方公裡,該島主題為濕地叢林島,灘島分為水生植物區、濕地生產力展示區、原生態景觀區、叢林植物恢復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