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細數五花八門的大學生兼職被騙方式
2010-10-28 10:03: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整箱的海飛絲與潘婷洗發露壓在小張寢室中。王彥東/攝

  從外觀上看,這兩種洗發露與真品並沒有多大差別。王彥東/攝

  小薇被騙購的電話卡。王彥東/攝

  假電話卡的背面。王彥東/攝

  東北網10月28日訊 學生做兼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每年都會有一大批大學生加入到兼職大軍中去。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自己、增長一些經驗,還可以為自己賺取一些生活費。但是,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兼職項目,大學生往往很難辨別它的真實性,所以出現了不少大學生『上當受騙』的現象。

  A

  中介公司設計兼職陷阱

  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8屆的王同學,也想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正苦於不知道去哪裡找這種兼職工作時,他恰巧在校門口收到了一家中介公司的宣傳卡片。隨後,他給中介公司打電話,工作人員在電話裡告訴他:包找工作,具體事宜面談。

  王同學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400號,見到了電話中自稱張老師的工作人員。張老師先讓王同學簡單地做了個自我介紹,接著讓他交50元錢中介費。王同學找工作心切,心想只要給找工作,交點中介費也是正常的。

  交了中介費的第二天,中介公司就打電話給王同學,稱有一份發傳單的工作讓他去做,只要去中介公司取回廣告傳單,到某校校園裡發放就可以。取傳單時,中介公司給了王同學25元錢,說是發傳單的報酬。

  在發放傳單的過程中,王同學發現,自己所發的傳單,正是這家中介公司的廣告,『取傳單時,我沒仔細看傳單的內容。當我滿心歡喜地發放第一份傳單時,纔發現這是中介公司自己的廣告,我心裡起了疑惑,去找中介。』

  當王同學要求換份兼職工作時,中介公司表示,沒有別的職位可選。在一番爭執後,王同學要求退還押金,兼職中介則答復稱,讓王同學回去等消息。

  王同學等了一星期,中介毫無音訊;打電話詢問,中介公司告訴他『再等等』。如今,一年過去了,王同學仍未得到中介公司的答復。


  B

  兼職公司騙取兼職服務費

  『交完148元,享受兩年兼職服務費,兼職公司卻從未主動提供給我兼職崗位。好不容易有個兼職崗位,又要收50元的兼職押金。想要回押金時,又說負責人不在,最終也未退還給我。』24日,東北農業大學的小陳向記者講訴了他『受騙』的經過。

  小陳說:『前不久,我在東北農業大學校門口接到了一張某人力資源公司招兼職大學生的傳單,可兼職的工作項目挺多的,發單員、抄寫員、打字員等等。我覺得這些職位都能做,也想掙些零花錢,第二天我就來到了這家公司。

  『進入室內,看到裡面有不少人。一問纔知道,他們都是大學生來找兼職工作的。不一會兒,一個工作人員走過來,向我們簡單介紹了公司,並說做公司的兼職工作人員要交一部分費用,是128元,可兼職服務一年;如果再多交20元錢,即148元,可兼職兩年。我覺得挺劃算,便交了148元。』

  辦完會員的手續後,工作人員告訴小陳回去等消息。等了好幾天,小陳也沒有接到兼職公司打來的電話。於是,他主動給公司打電話詢問。工作人員說,目前有一份信息記錄員的工作,記錄一條信息10元錢,小陳可以去做。

  小陳興衝衝地趕到了公司。『到了公司後,工作人員又讓我交50元錢押金,承諾一天工作結束後再退給我。而後,工作人員把我領到了索菲亞廣場,給了我一支筆、一張紙,讓我在路邊招聘家教。』

  小陳站了一天,一條信息也沒有采到。他感覺不對勁,決定回公司找工作人員要回押金。到公司後,工作人員卻推說負責人不在,等他回來纔能退。小陳等了30分鍾,負責人仍沒有回來。小陳無奈,也只能回學校了。

  『如今,我已經不敢再找這類的兼職工作了,即使是很正規的公司,我的心裡還是有陰影。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啟示一下大學生朋友。』小陳說。

  10月25日,記者來到小陳所說的某人力資源公司,在那裡記者了解到,該公司今年的會員費已漲到160元。而且,還有不少學生摸樣的人正在簽訂著所謂的『合同』。同樣是在校大學生,季同學也選擇了一家公司從事兼職工作,並遭遇了相同的騙局。

  『在學校裡,到處可以見到招聘兼職人員的廣告,可兼職的項目五花八門。我挑選了其中兩家,並撥打了電話。』季同學說,電話打過去後,兩家『兼職公司』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和季同學面談』。她也沒多想,就分別去了位於博物館附近的某兼職公司和哈師大江南校區附近的某兼職公司。

  到了辦公地點後,季同學看見還有5、6名學生在諮詢。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季同學分別在兩家公司繳納了100元和150元的會員費。

  季同學預選了一份兼職整理稿子的工作,收入是月均300元左右。工作人員稱,如果有合適的稿子,他們會派人給季同學送過來。

  就這樣,季同學開始回家等消息,卻好幾天也沒有一個電話。季同學實在等不及了,就給『兼職公司』打電話,可是工作人員仍然說『沒有合適的稿子,有了就給你送過來』。幾天後,季同學再次詢問公司什麼時間給自己分配工作,但反復打了幾次電話,都被搪塞過去了。最後,季同學徹底放棄,兩份『會員費』也就打了水漂。


  C 『精明』騙子寢室裡行騙

  『寢室裡來了個陌生女子,說跟著她乾能掙大錢。著急掙錢的我們,就這樣在寢室裡,足不出戶地被騙去了好幾百元。』黑龍江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大二學生小張為記者講訴了一段她找兼職工作過程中的受騙經歷。

  小張說:『一天中午,我和同寢室的小李在宿捨內正吃飯,一個衣著時尚、染著黃色頭發的陌生女子敲門走了進來。陌生女子操著濃重的南方口音說,「你們想掙大錢不?只要跟著我乾,保你們掙大錢。」她還說,她做這行很有經驗,掙了不少錢。便向我們介紹起了她的掙錢行業。』

  『這個女子說話的方式,很貼合我們學生心理;她介紹的兼職營銷行業,對我們未經世事的學生來說很有誘惑力。我們像聊天一樣,慢慢地就沒有防備了。』小張說,『當她問我們想不想做時,我們心動了。』

  『我們也想要找份兼職工作,自己可以多點零花錢。她的介紹,讓我們心潮澎湃。所以,我們抱著好奇的態度繼續聽她介紹。』室友小李回憶道。

  小張繼續說:『那名女子當時對我們說,「你們大學生都想自己掙點錢花吧?那就和我一起合作賣洗發水吧。大學生做兼職不容易,但你們把東西拿到學校裡賣,得到同學們的支持,一定很好賣。即使洗發水賣得不好,也不用擔心,下個月就賣洗衣粉。再不好賣的話,就賣牙膏牙刷。咱這項目有很多呢。如果實在賣不出去,還可以退給我,每月400元錢的基本工資照付。如果賣出去,提成算你們的,還給獎金。」我當時聽起來感覺很不錯,就和小李商量了一下,答應和她合作了。』

  當時,小張和小李與陌生女子簽了合同,就是拿出一張白紙上,寫了幾個字、大家簽名。陌生女子告訴小張和小李,在寢室等著她送貨。過了一段時間,陌生女子送來了兩箱洗發露,並說:『我們只能以箱為單位拿貨,不能零拿。』無奈,小張和小李付了三百多元貨款給對方。

  『當時,她給我們留了她的電話號碼。留電話時,我們試了試能打通,可是第二天聯系她時,就再也打不通了,人更是找不到了。』小張說,『更可氣的是,她賣給我們的洗發露都不是滿瓶的。』一點沒有推銷經驗的小張和小王,硬著頭皮在學校內賣了幾天,很不好賣,平均一天就賣兩瓶。最後,她們只得到夜市去賣,還是沒有人買。如今,這兩箱洗發露還剩下一箱半,堆在兩人的寢室裡。『沒掙到錢,反賠了錢,還惹了一身麻煩。』小張憤憤地說。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哈師大英語專業的小薇身上。

  9月份一天上午,因為沒課,又正巧下雨,小薇就在寢室躺著。『這時,有一個學生模樣的女孩走進寢室,說是賣電話回撥卡的。我們的家都是外市的,打長途電話很費錢,這種回撥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女孩介紹道:『一張卡賣70元,可以累積打將近600分鍾電話,全天打國內長途電話每分鍾只需一角錢,移動手機、聯通手機、固話小靈通均可開通使用。』

  女孩當場為小薇及室友們試驗了一張電話卡,當時就打通了。同學們覺得很合適,就各買了一張。

  女孩又說,她是網通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在招聘校園代理銷售人員,賣出一張電話卡可以得到20元錢的回扣。一聽說可以掙點零花錢,小薇和一名室友就又各自買了10張,兩人共花了1000元錢。當時,小薇手裡沒有那麼多錢,還特地去郵政儲蓄所取款,並和女孩簽了一份代理合同。女孩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小薇和室友後,就匆匆離開了。

  『我們以為可以賺錢了,開始賣電話卡錢,想先用這種卡給家裡打個電話。可是,怎麼打野打不通。我們去網通公司詢問,工作人員回答我們說,這根本不是他們的卡,這個卡是假的。』小薇說,她們趕緊撥打那女孩的手機號碼,始終無人接聽。經查詢,那個手機號碼的歸屬地是外省。小薇的室友報了警,但是由於證據太少,至今也沒有下落。


  D社會復雜

  選兼職要慎重

  東北農業大學負責學生組織工作的於老師告訴記者,目前的兼職中介通常收費較高,且行業混亂,有很多人打著兼職中介機構的幌子招搖撞騙,同學們要保護自己,選擇兼職要慎重,不要被它高額的兼職工資所誤導。

  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工作,不僅有助於減輕家裡負擔,也可以更好地體驗生活、接觸社會,從而歷練自己、增強心裡成就感,應該值得提倡。於老師建議想要做兼職的同學:『首先要提高警惕,即使通過中介,也應當找一家正規的中介機構,手續合法,千萬別貪小便宜;最好是學長、學姐等推薦的中介公司,信譽度較高;也可以參與校內的勤工助學,比如學校舉辦的打掃教室、圖書館等。』

  『不過,最希望的還是有關部門能早日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整頓中介行業,保障學生應有的合法權益。』於老師說。

  E法律不完善

  學生要學會自保

  關於大學生兼職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三辰律師事務所的劉律師。他說:『目前,大學生做兼職,不在《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之內,所以一些兼職詐騙案,勞動保障等部門也難以插手。這是「騙人」中介得以存在和行騙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律師表示,大學生想到社會上實踐固然是件好事,但要加強對法律常識的了解。在找兼職工作的時候,要仔細閱讀雙方簽訂的合同。由於大學生兼職的相關法律目前還不完善,騙子很可能就鑽了這種法律空子。所以,大學生發現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條款時要及時提出,不要盲目簽訂合同。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