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目前是房地產旺季,不少觀望的購房者四處看房選房,為使廣大消費者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8日,省消協發布購房警示提醒消費者注意買房陷阱。
防權益受損買房要看『五證』
房地產商在預售商品房時應具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簡稱『五證』。消費者注意預售許可證是否標明開發企業名稱、項目名稱、項目地址和預售范圍,查清楚標明預售樓號、層數、面積、套數和是否存在土地或在建工程抵押等情況。
如果出現購買房屋面積差異,應該根據《商品房買賣合同》解決問題,一是雙方自行約定;二是采取合同提供的處理原則:即誤差比在3%以內,據實結算,誤差比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並約定退款及付息。買受人不退房的,3%以內的差額部分仍據實結算,按約定價格多退少補,對於超出3%的差額部分,若是產權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則消費者無償獲得超出部分產權,若是產權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則超過3%的差額部分由開發商雙倍返還消費者價款。
防『一房二賣』申請預告登記
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時候,暫時還不能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消費者簽訂合同時要約定『預告登記』條款,並應及時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在辦理的同時,登記機關也會幫助查清是否『一房二賣』。
防中介挪用錢款辦理信托業務
在現行的二手房交易中,由於買賣雙方之間缺乏信任,中介往往充當第三方的角色。買方的定金、首付款或是尾款等都有可能『暫時保管』在中介公司的賬戶上,等待手續辦妥後,再轉移到賣家的個人賬戶上。在實際過程中,這個辦理手續的時間快則半個月,慢則三四個月,給一些不規范的中介公司留下挪用錢款的可乘之機。為了防止以上行為的發生,建議消費者去國家承認的機關辦理信托業務,如公證處等。
此外,合同中應明確付款方式和交付時間,同時明確違約責任。對於一些不合理的、缺少依據的收費,如出賣人聘請律師的費用、委托中介費、銀行手續費等可以拒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