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11月1日訊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盡展新顏,農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喜看今日四方臺區新農村,紮實打造城郊農業示范區,示范引領新農村建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農民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在致富路上唱著新歌。2009年,太保鎮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示范鄉鎮。
近年來,四方臺區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抓手,立足新形勢、確立新思路、落實新要求、采取新措施,高標准、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全區實現新農村建設新跨越。
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紮實推進泥草房改造工程,與村屯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逐漸完善農村的落後面貌。四方臺區全面落實新農村總體規劃要求,以加強村屯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點面結合,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全面發展。近兩年,四方臺區共投入資金3259.4萬元,已改造泥草房794戶。現太保鎮全鎮住房磚瓦率達到88%,在泥草房改造期內將實現住房磚瓦率100%。同時,四方臺區切實抓好小城鎮建設工作,主要針對集中飲用水保護項目投資510萬元,農業科技園區項目投資489.6萬元,修建四合村街道統一建鐵藝圍欄5634延長米。在村屯綠化工作方面,四方臺區高標准、嚴要求,狠抓鎮村『創森』工作,植樹8.6萬株,村路綠化24.9公裡,綠化坡地1792畝。通村路建設工作方面,四合村新建硬化路4.5公裡,太保鎮通村路、村主體硬化路累計29.7公裡,新能源節能沼氣入戶210戶,新建靠山村、建興村、紅星村、開源村文化廣場,總計7625平方米。環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實,人居環境明顯改觀,太保鎮成立公共事業服務站,購買了環保車輛等物資,清理垃圾11萬平方米,清理邊溝49萬延長米,新建垃圾點98個,改廁271所,改圈246個。其中,太保鎮四合村被確定為樣板村,全村統一標准住宅212棟,已入住174棟,新村水、電設施齊全,硬化村主乾道1.3公裡,新建四合小學面積800平方米,村委會辦公樓384平方米,文化廣場6600平方米,沼氣入戶75戶,完成新綠化面積85%,植樹7264株,成活率在95%以上。
農村事業工作穩步發展。在社會治安穩定、信訪工作好轉的同時,農村文化建設有了新進展,建設文化書屋8處,藏書9000餘冊,建設文化活動廣場9處,新增體育健身器材8套,成立農家秧歌隊2支,農民業餘文化水平得到提昇。太保鎮全鎮12個村自來水、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分別為100%、89%和81%,農村新型醫療參保率達98%,村衛生所井然有序,鎮衛生院更新設備,提高群眾就醫水平,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
示范引領,帶動全區農民走上致富路。四方臺區從鎮村實際出發,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充分尊重村民意願,積極探究適合各村實際的發展模式,真正實現『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發展規模。太保鎮有10個村被確定為示范村,近年來,示范村的『一村一品』產業迅猛發展,分別是:長富村的玉米黏豆包;紅星村的玉米深加工;靠山村的育肥黃牛;東昇村的山羊;建興村的生豬;雙豐村的棚室蔬菜;中華村的粉條加工;開原村的露地蔬菜;四新村的勞務輸出;山河村的蠶業。
四方臺區積極推進現代種植、養殖模式發展,適度推進土地流轉,加快規模化、產業化步伐,以畜牧小區為龍頭,培育和扶持養殖專業村和養殖大戶,加快畜牧業發展進程。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普及,加快先進種植、養殖技術的普及轉化速度,繼續抓好良種普及和水稻大棚育秧技術;切實抓好農業生產農機轉化建設,積極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就業信息,轉移勞動力2710人,實現勞務收入3100萬元。
四方臺區將繼續把『三項重點工程』建設與改善投資環境相結合,重點加強基層設施建設;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相結合,著眼提昇城鎮品位,做大山河水庫旅游產業,致力於可持續發展;與社會事業建設相結合,造就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構建投資多元化、多層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