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126條道路改造竣工 路網結構得到極大改善
2010-11-02 08:47:0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長江路打通後,將極大改善交通狀況和城市面貌。記者 陳南攝

  東北網11月2日訊 已完成道路主體工程的『兩路兩橋』征儀路、長江路、下穿濱綏鐵路地道橋以及新工農兵橋今天起正式開放交通。這是繼10月13日松浦大橋、文昌高架橋、鐵路街、香濱橋竣工通車後,又通車的4條重要路改工程。同時,列入今年道路昇級改造工程中的126條道路也全部竣工通車。這些路改工程通車後,對於改善哈爾濱市的路網結構,緩解交通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征儀路打通

  從中心城區至平房車程縮至20分鍾

  征儀路打通工程起點為科研路,終點為平房開發區興凱路,全長6公裡,雙向10車道,主要包括跨越哈南編組站規劃三環路上跨橋、下穿四環路地道橋及相關道路工程。該工程哈南編組站上跨橋總重量達6480噸的鋼箱梁安裝,是目前省內橋梁工程中長度最長、幅度最寬、重量最重的鋼箱梁安裝施工。

  征儀路打通後,與文昌街相連,形成平行於哈平路、學府路的城市主乾道,構築了主城區至平房哈南工業新城的又一條重要通道,對於激活區域土地資源、支橕哈爾濱市『南拓』戰略的實施和哈南工業新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行車路線】征儀路與哈平路、學府路平行,均可直達平房區。南崗方向車輛可經新文昌橋直接駛入征儀路。香坊方向車輛可經二環路、大自然洗浴中心右轉進入文昌橋輔道掉頭駛入征儀路。道裡方向車輛可經二環路、林業總醫院右轉駛入征儀路。原太平方向車輛可經由南直路、東直路、南通大街、宣化街、新文昌橋輔道駛入征儀路,也可經由黃河路、新文昌橋駛入征儀路。驅車從二環路林業總醫院去平房區,可在20分鍾內到達。


 

  長江路打通

  從南直路可直達先鋒路

  由市建委實施的長江路打通工程全長4945米,其中南直路至龍鳳路段長4034米,龍鳳路新建道路工程長911米,均為雙向8車道。其中下穿化工廠鐵路專用線雙孔地道涵長440米,是目前哈爾濱地區箱體最長的箱涵。長江路全線通車後,將成為連接二環路、規劃三環路和四環路的交通主乾道。

  目前,長江路打通工程正在構建寬8米、高4米的共同溝,將鋪設雨污分流管線及電力等其他相關管線,在這些管線中內徑最大的為2.4米的污水管線,預計年底鋪設完成。

  【行車路線】長江路通車後,在二環路行駛的車輛,可從長江路與南直路交口,轉彎進入新打通的長江路;省政府方向駛來的車輛,可從既有長江路直行,穿過南直路進入新打通的長江路。從南直路口駛入新打通的長江路,可行駛到龍鳳路左轉彎進入龍鳳路,直行可達先鋒路。根據規劃,明年從新打通的長江路可直行進入規劃三環路和現有四環路,並可直達阿城區,使主城區到阿城區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40分鍾縮短到20分鍾。

  據了解,因為從長江路駛入四環路的收費系統尚未安裝完成,從新打通的長江路還不能駛入四環路。目前,哈爾濱市交通部門正在全力推進收費系統的安裝設置工作,預計11月末可以完成,屆時可實現長江路與四環路的連接。

  下穿濱綏鐵路地道橋

  連接香濱路和文政街

  下穿濱綏鐵路地道橋全長428.1米,是連接已經全線通車的香濱路和文政街的重要節點。主線道路中心線設計采用組合線型和直線型。地道橋采用雙向分離式,單箱單孔框架結構。地道橋長分別為A線(香濱路至文政街)132米,機動車道11.9米,車輛通行淨空4.7米。B線(絕緣路至香濱路)216米,機動車道11.9米,穿越人行道2.0米。車輛通行淨空4.7米。地道橋采用頂進法施工,頂進全長127.8延長米。穿越鐵路地道橋采用的雙洞設計,形成分離式單向交通體系,既能提高車輛通行能力和行車速度,又能充分保證行車安全,減少事故的發生。

  香濱路打通工程起點為文政街,終點至六順街。紅線寬度40米,雙向4車道,全長1070米。這條路通車後,一端延伸至六順街,另一端從哈市汽車總公司附近延伸到新文政街並與其相交。由於打通後的香濱路與新文政街相連,將分流從道裡區、西大直街等方向來往車輛進入哈平路的交通壓力。香濱路通車後,通過下穿濱綏線地道橋工程與文政街相連,地道橋A線由香濱路至文政街,B線由絕緣路至香濱路,連接道裡、南崗、香坊3個區,可有效緩解中山路、民生路、二環路、西大直街等乾道的交通壓力,對於完善城市路網功能、提高中心城區交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已經全線通車的文政街,起點為西大直街,跨越馬家溝河,經文政街、和平橋、規劃路,下穿鐵路拉濱線,上跨三合路,終點為香坊大街,全長4923米,規劃紅線寬40米,雙向6車道。成為連接道裡、南崗、香坊3個區以及平行於中山路的另一條城市主乾道,可有效緩解中山路、民生路、二環路、西大直街等乾道的交通壓力。

  新工農兵橋

  替代老橋便利周邊百姓出行

  建於1964年的原工農兵橋位於道外區水泥路,跨阿什河,經有關部門檢測已被鑒定為危橋。建設一座新橋迫在眉睫。新建工農兵橋及連接路工程位於道外區水泥路原工農兵橋上游30米處,橋長120米,雙向6車道,新建道路長432米。工農兵橋通車後,將徹底消除車輛和行人在阿什河上通行的安全隱患,極大提高阿什河兩岸的通行能力,保障和促進水泥廠及周邊企業生產運輸和發展,對完善東部區域路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另悉,今年實施的涉及5個行政區的126條道路結構性昇級改造工程已經全部竣工通車,有效地改善了哈爾濱市主城區部分老舊道路基礎薄弱、破損嚴重、市民出行不便的現狀,全面提高了道路建設標准和通行能力。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