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胡海波 記者印蕾)大慶團市委以『青春大講堂』為載體,在全體機關乾部及全市2.3萬名青年黨員中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營造人人向學、處處可學的濃厚學習氛圍,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大慶團市委開展『青春大講堂』活動,在組織安排方面突出『新、優、特、融』的特點。學習方法『新』,准確把握時代脈搏,在學習方法上充分體現現代化、彈性化、效率化的特點。擇題選人『優』,在師資選擇、授課內容方面,瞄准名家大師,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展開。學員選定方面,根據報名人員工作地域、工作性質、發展方向等因素優選固定學員,涵蓋市直機關青年乾部、油田大企業青年骨乾、高校和社會青年人纔。同時,根據每期講座的不同內容,組織業務相關單位青年人纔聽課。管理方法『特』,通過學員小班制管理,分模塊教學,菜單式授課,實現『按需授課』。團隊文化『融』,創辦以來,大講堂舉辦了拔河賽、籃球賽等活動,通過講座以外的多彩活動,融師生同窗之情,使『青春大講堂』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臨時陣地,更是結交朋友、收獲情誼的永恆家園。
『青春大講堂』活動的開展,初步實現了有力度、有檔次、有成效的預期目標。講堂啟動之初,團市委按照項目化運作思路,積極爭取聯合立項,與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共同成立活動組委會。同時爭取活動資金30萬元,形成了團市委具體組織,市委組織部大力支持,全市各界積極參與的工作局面,確保活動順利開展。以做強做大品牌為宗旨,在師資方面,聘請名師、大家,通過專家影響力,提昇講堂知名度;在內容方面,緊緊結合大慶城市和經濟轉型大局,提昇講堂生命力。為保證活動效果,團市委建立了投入、領學、退出等一整套推動學習、促進創建、保障發展的制度。
大講堂學員撰寫的98篇學習總結、心得體會文章,全部被『青春大講堂』文集收錄;三次組織學員外出考察、學習取經,考察報告結合大慶實際,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得到相關部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