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11月2日訊(徐魏 記者岳雲雪)中俄原油管道1日開始試運行,2日早上抵達我國境內首站興安站。管道穿越我國漠河縣邊境,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終點是大慶站,管道全長1000多公裡。根據兩國達成的協議,2011年1月到2030年,中國每天將接獲30萬桶石油,每年1500萬噸。
據了解,中俄原油管道北京時間1日6時開始試運行,俄方已於昨天18點開始,在俄方的最後一站加林達站向管道注油,今天上午8時3分抵達我國首站漠河興安站。據介紹,根據兩國去年達成的協議,2011年1月到2030年,也就是未來二十年內,中國每天將接獲30萬桶石油,每年1500萬噸,總供應量達到3億噸。今年11月份,我國計劃從俄羅斯進口原油25萬噸,12月份擬進口30萬噸。明年1月1日,將正式履行雙方每年1500萬噸石油協議。
去年4月27號,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開始開工建設。5月18號,管道中國境內段開工。其中我國境內段漠大線和黑龍江穿越工程是由中石油負責建設的。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建成竣工時在今年9月27號。中俄原油管道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國支線。『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西起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州的泰捨特,東至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濟米諾灣,全長4000多公裡。其中中國支線,起自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穿越我國漠河縣邊境,在我國北起漠河縣興安鎮的興安首站,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以及塔河、加格達奇、訥河3個中間站,終點是大慶站,管道全長1000多公裡。
據俄海關統計,2008年俄羅斯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佔世界約1/8。而近幾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增速較快,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之一,去年生產原油1.89億噸,與此同時,淨進口原油卻達到1.99億噸,這種情況下,中俄石油管道的開通無疑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也成為我國正在構建的東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戰略通道之一。
經過專家認定,這條原油管道,如果能夠穩定供應,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石油來源,不僅增加了中國能源供應的多元化,而且這些石油可以供應我國的東北地區,像大慶煉油設施,能保證它平穩的運行,對於整個東北經濟的發展都會有很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