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4日訊 3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安全生產管理局了解到,黑龍江省《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點對點』實施方案》出臺。這標志著我國煤礦大省黑龍江,即將實現應急救援隊伍與煤礦企業『點對點』的全覆蓋。
據悉,根據全省1065處煤礦企業、15支礦山救援隊伍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災害特點、救援能力和救援半徑等條件,黑龍江省決定依托國有和地方重點煤礦應急救援基地,力爭到2012年上半年實現全省15支礦山應急救援隊伍與1065處煤礦『點對點』全覆蓋。
省政府綜合考慮救援隊伍快速反應、及時有效處理突發事故的需要,以1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礦山救援基地為核心,劃分5個區域,進行『點對點』銜接安排。一是鶴崗哈爾濱協作區,負責99處煤礦應急救援任務;二是雞西牡丹江協作區,負責420處煤礦應急救援任務;三是雙鴨山協作區,負責172處煤礦應急救援任務;四是七臺河佳木斯協作區,負責323處煤礦應急救援任務;五是黑河大興安嶺協作區,負責51處煤礦應急救援任務。發生重特大事故時,鶴哈、雞牡、雙七區域內礦山救援隊伍均可在10分鍾至150分鍾內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救援,黑大區域內需要10小時(若借助森防航空運輸方式,最遲100分鍾可到達事故現場)。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