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李楠攝 |
![]() |
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李楠攝 |
東北網11月4日訊(記者梁鐫文 李楠)記者從4日召開的黑龍江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08年中央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來,黑龍江省認真落實中央10號文件精神,用三年時間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10月末,我省已累計完成明晰產權面積1574萬畝,佔集體林總面積的85.4%,已發林權證面積1170萬畝,佔明晰產權面積的74.4%。清理和完善過去承包合同27.7萬份,調處林權爭議1286起。
在我省集體林已完成明晰產權的地方,林權改革帶來的好處初見成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確了經營主體地位,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林業生產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提高了農民群眾造林的積極性。林改賦予了經營者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森林資源成為了農戶的重要生產資料,從而使經營者興林致富活力大增,收入明顯增加。林改推動了林業合作化組織的行程。根據林改後產權主體多元化、森林資源資本化和管理對象分散化的新特點,一些農民承包到林地後,自願聯合,成立了多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有效地解決了林業生產經營中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等難題,進一步鞏固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各地在林改過程中結合明晰產權和登記發證工作,嚴格依法操作,解決了一批林地界址不清、林木權屬不明等長期糾纏不清的歷史問題,減少了涉林糾紛隱患,維護並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林權抵押貸款業務順利的開展也為林權人融資延伸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三年來,我省在推進明晰產權主體改革的同時,也積極研究探索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在全省選擇三個縣作為集體林采伐制度改革的試點;規范集體林流轉行為;建立健全林權抵押貸款制度;強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省林業廳副廳長王鳳友表示,黑龍江省是林業大省,也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任務艱巨而繁重,比農村土地承包更具復雜性。我們將繼續嚴格按照中央林改政策進行改革,把握林改方向,真正體現『還權於民、還利於民』的本質要求。